第484章,三姓家奴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三姓家奴,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明是越來越胖了好吧。
“姑姑。”楊蔓菁見風使舵是一把好手,此刻微微低頭立在原地,三分嬌羞三分稚嫩,成了世界上最乖巧的姑娘。
“誒!咱們蔓菁越來越漂亮了。”
阮秀琴一手拉著杜雙伶,一手楊蔓菁,招呼眾人往家裡坐。
為了招待好眾人,阮秀琴上午就殺了頭豬。
姑父主勺,張茹、張萍以及一干女將幫著打下手。
因為夢的緣故,張宣想去老張家祖墳看看,看看那過世的父親。
阮得志從角落裡找出一把鋤頭:“我跟你一起去。”
“好。”
張宣帶點紙、帶點香出門。
深山老林有兩里路,走了大概十多分鐘才到。
墳挺好。
被歐陽勇修繕的很得體,張宣一下就放心了。
阮得志來到墳前盯著墓碑看了會,許久才低聲說:“姐夫,得志來看你了。”
聽到這真情實意的話,張宣心裡堵得慌。
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一種怪異的情緒在蔓延。
燒點紙、燒點香,兩人輪流給墳蓋點新土,趕回家時剛好吃晚餐。
晚餐非常豐盛,好久沒吃家鄉菜的老男人這頓吃的扒滿扒滿,吃的肚子圓溜溜的。
“給,擦擦嘴。”飯後,杜雙伶遞一張紙巾過來。
“陪我去外邊溜溜,消消食。”張宣把嘴巴擦乾淨,當先走了出去。
“好”
杜雙伶似乎從爺爺的悲傷故事中緩過來了,臉上又恢復了笑容。
兩人一路走一路說。
大部分都是張宣在說,說這趟英國之旅的收穫。
當然,該隱瞞的必須隱瞞,關於莉莉絲的事他是一字不提。
張宣不提,杜雙伶親密地挽著他手,也不問。
臨了微微仰頭:“辛苦你了。”
張宣伸手幫她邊邊頭髮,安靜無聲。
路過胡蘿蔔家時,今年沒見著人,瞬間少了一大樂趣。
問胡蘿蔔媽媽:“胡蘿蔔人呢?”
胡蘿蔔媽媽正在打井水洗泥腿,旁邊還放著半盆黃鱔泥鰍。
顯然是剛從田裡回來。
見到是他,胡蘿蔔媽媽趕忙搬了兩個小矮凳讓他們坐。
張宣擺擺手:“嬸子你別抄心,剛吃完飯,消食呢。”
胡蘿蔔媽媽對杜雙伶笑笑,說:“胡蘿蔔去了羊城,在當護士。”
張宣好奇問:“哪個醫院?”
胡蘿蔔媽媽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起去的還有她那同學。”
聽到“她同學”,杜雙伶小聲說:“應該是少婉妹妹。”
張宣記憶一番,才把名字想全:“肖彩文?”
“對。”杜雙伶輕輕點頭。
上村還是沒有太多變化,一些人出去打工了。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畏懼不前,不敢踏出那一步。
村裡多了三座拱橋,多了一座水泥壩,還多了幾棟紅磚房。
沿著馬路走,前面開來一輛小車,經過兩人身邊時,小車停了。
從車上走下來一個38歲左右的男人,叫陽志堅,這幾年因為淘金髮了大財。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出了富金。據說資產快速累積到上千萬,跟著他一起到外邊挖金討生活的多達50多人。
陽志堅從兜裡掏出一包芙蓉王,笑著喊:“大作家,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真是難得見到你一次。”
張宣接過煙,湊頭點燃,吸一口道:“趁有時間回來看看。”
然後問:“現在正是夏季,不是你們挖金的黃金季節嗎,你怎麼從西邊回來了?”
陽志堅說:“家裡的黃臉婆說肚子隱隱疼,我帶她去省裡做檢查。”
張宣關心問:“沒事吧?”
陽志堅說:“沒什麼大事,就是有個瘤子,做完手術就好了。”
“那就好,一看嫂子就是個福厚之人。”
站在馬路邊聊了聊,隨後車子繼續往裡面開。
等車子走了,杜雙伶輕聲道:“這人雖然一口一個黃臉婆,其實對他老婆挺好的。”
這是事實。
雖然人家是靠混社會走出的門路。但除了偶爾跟外鄉人打打架外,五毒均不沾,對鄰里客客氣氣,肯幫忙,算得上一個好人。
張宣牽著她的手,仰頭望著天空說:“我也不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