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知進退方能善始終(求訂閱!)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7章,知進退方能善始終(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認為沒有人來追求張宣,沒有人來攪局兩人的感情。
張宣這樣的優質男人世上罕見,而優秀的女人千千萬,總有一個能入攻擊到張宣的內心。甚至隱隱約約的,艾青覺得這個女人可能已經出現了。
但不管怎麼樣,艾青對女兒有十足的信心。
至於信心的緣由也很簡單:
一是張宣和雙伶從小就認識。
艾青也是觀察人心的好手,不然當初也不會把杜克棟吃得死死的。
她認為張宣是一個比較重舊情的人,比較傳統的人,兩人青梅竹馬是一個大大加分項。
二是阮秀琴這一關。
艾青自己雖然和阮秀琴的關係一直比較複雜,但不妨礙阮秀琴喜歡自己女兒啊。
事蹟表明:張宣是有個孝心的,婆媳關係處得好又是一個大加分項。
當然了,第三個還是雙伶自身優秀,比較能容人。
艾青一直認為,身為女人,尤其是身為家庭條件尚可的女人,可以不會做飯,不會多才多藝。但一定要學會察言觀色,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該大度就大度,該認真就認真,知進退方能善始終。
這是艾青擅長的領域,所以從小也是這麼言傳身教地引導兩個女兒的。
當然了,艾青的教導方式不是根據農村的實際需要培養的。或者說,她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兩個女兒嫁給農村人。
她自己都在小城鎮囫圇了一輩子,哪裡還甘心讓長相從小隨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再在小地方呆一輩子?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還是張宣喜歡雙伶,這從一到家就拉著雙伶上樓獨處就可見一斑。
走下樓,見楊迎曼在院子裡曬太陽,艾青直接把她叫去打麻將。臨走時把楊蔓菁也叫上,目的就是為雙伶騰出空間。
張宣和杜雙伶確實如艾青所想,沒有去臥室,而是在書房親暱。
沙發上,杜雙伶斜躺在他懷裡,精神奕奕地說起了這趟歐洲之旅。
張宣也不閒著,一邊聽,一邊幫自家女人按摩。
至於為什麼按摩?
那當然是防止乳腺增生啊。
乳腺增生可是女人的通病,要及早預防,而竅門也非常簡單,同麵點師傅的揉麵技巧差不多。
農曆,祭灶。這是村裡的老習俗。
道家經典學說“太上感應篇”有記載:禁對灶吟詠及哭。
通俗一點講就是上供灶王爺的時候不許對著灶哭。
還有一個禁忌不許點香火。根據天師門下科令看來,灶下的灰火又稱為伏龍屎,因此點香是對灶王爺的大不敬。
每年都做這事,張宣老早就知道規矩,把燒火灶清理打掃一遍,放上貢品,說一番好話就成。
不過說好話這活他幹不來,還是阮秀琴利索。
接下來的日子,張宣一直書房研讀資料。沒了爺爺的牽絆,杜雙伶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村陪伴他。
張宣工作時,她就在一邊安靜地看“人世間”,中間偶爾幫著倒杯熱茶。
張宣累了休息時,兩人就在村裡四處走走,有時候走著走著就直接走到了老杜家,然後順便在那裡吃個晚飯,過一夜。
這種平淡而又溫馨的日子讓杜雙伶非常滿意,她能感覺到兩人之間的心意相通,有種夫妻過日子的味道。
臘月27衝餈粑,這次特意多做了些,因為文慧和鄒青竹愛吃,準備帶一些出去。
明天29是除夕,28大家紛紛開始張貼對聯。
這年頭大家手裡都緊巴巴的,除了少數人去市場買外,春聯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寫。
張宣作為大文人,在村裡人眼裡他可謂是文曲星降世。又加上毛筆字好,這天從早上開始就陸續有人上門來求寫對聯。
一開始還只侷限在十字路口的20來戶人家,可後面範圍越來越大,越擴越廣。
甚至連隔壁村都來了。
更奇葩的是鎮上也有人聞風來了。
有人問鎮上的人:你們也不嫌遠啊?
你道人家怎麼說?
人家說了,這對聯不打算張貼,打算收藏。
張宣聽了差點吐口老血,他孃的!以往這些活都是阮得志同志乾的,可如今倒好,阮得志清閒了,卻把自己累苦了,手腕生疼的厲害。
早上忙,中午忙,直到晚上很晚才歇息。
杜雙伶拿一塊熱毛巾敷在他手腕上,一邊揉一邊心疼地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