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文慧的連環圈?(求訂閱!)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8章,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文慧的連環圈?(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回到家,由歐陽勇打頭,張宣帶著杜雙伶和阮得志父女去了山上挖陷阱放夾子。
回來的途中,還在路邊挖了一些野芹菜,這東西炒臘肉是一絕,張宣知道雙伶最愛這個口味。
野芹菜就是一點不好,看著採摘了很多,但放鍋裡一炒就縮水特別嚴重。搞不好,半天成果幾筷子就扒拉完了。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興匆匆地跑去山上看成果,運氣還不錯,時不時能碰到兩個中陷阱的,不是兔子就是野雞,可把幾人高興壞了。
初八以後,村裡出現了另一番景象,整天晃兒郎當的悠閒不在,做小工的做小工,賣菜的賣菜,做小攤販的也早早就出了門。
這年頭的農民誰也不會忘記家裡的幾畝地,白菜蘿蔔正值旺盛。但春耕也是萬萬不能耽誤的,一些勤勞的已經開始犁田了,準備在插秧之前犁兩次,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糧就指望這幾畝幾分地呢,這才是正經的老本行,必須精耕。至於搞副業那都是附帶的。
當然了,也有一些起早摸黑的開始伺弄小麥了,去年下那麼大的雪,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陽春莊稼一準是個好收成。
不過十字路口的男女老少更熱衷於去茶葉山幫人摘茶葉,春茶特別值錢,8毛錢一斤,手腳快的,一天能摘15斤左右,算下來就有12塊錢,剛好是一個工錢。
站在馬路邊看著男男女女拿著竹篩往茶葉山行去,楊蔓菁心癢難耐,纏著杜雙伶說:“嫂子,我們也去吧。”
張宣白了眼:“去什麼去?你半天都摘不了一斤茶葉,那麼大的露水,你以為是鬧著好玩啊?”
要是擱以前,張宣也是茶葉山裡闖出名號的靚仔,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學會了雙葉飛針絕技,一天少說也能掙個8塊10塊的,那時候好多小妹妹圍在身邊,一邊嬉戲一邊掙錢。甭說了,現在想想都流口水,真是滋潤的日子啊。
但楊蔓菁明顯沒聽進去,還是一個勁在杜雙伶身邊吹耳旁風。
最後杜雙伶也是沒辦法了,笑吟吟地拉著張宣往茶葉山趕。
事實證明,菜鳥幹什麼都是菜,8點上山,中間2個小時楊蔓菁抱怨了9次不想再幹下去了,說手指尖尖都紅了,紅出水了,掐茶葉掐得生疼。
張宣湊頭看了看,乾笑一聲問:“你覺得你兩個小時採了多少?”
眼瞅著籃子底部那一丟丟兒綠,楊蔓菁底氣不是很足,自個兒說話的語氣越來越小:“8兩?不,6兩,或者半斤還是有的吧?”
張宣眼睛瞟了瞟散落在地上的茶葉仔,出個主意:“藏個幾粒放茶葉裡面,這東西很打秤。”
楊蔓菁偏頭問:“我把茶葉放地上水坑裡過一遍行不行?”
杜雙伶掩笑說:“過水溼的太明顯了,人家老闆經驗豐富,一眼就能看出來。”
楊蔓菁偷偷看一眼周邊的人,躲到茶葉樹下開始扒拉茶葉仔藏好。
張宣錯愕:“我就開個玩笑,你還來真的?要是被識破了,我可丟不起那人!”
楊蔓菁笑嘻嘻地表示:“那我就更不用怕了,反正後天我就走了,到時候誰還知道我?
大家到時候只會說,張宣表妹不是個好東西。看看,你是不是出名了?”
杜雙伶:“”
張宣:“……”
看著這得意洋洋的二愣子,真想一巴掌呼死算了。
陪著採摘了兩個小時,三人去找老闆過稱。
女老闆姓陽,陽雪,平時跟阮秀琴、田娥老師和小賣部老闆娘經常一起玩的小圈子裡的人之一。
見到張宣和杜雙伶,陽雪說:“你們小兩口今天怎麼來了,剛上山時我還以為看花了眼哩。”
杜雙伶跟陽雪打過撲克升級,還算熟稔,“妹妹沒來過,陪她過過癮。”
陽雪拿秤一稱,張宣三斤,頓時誇讚道:“這麼多年了,你這手藝還是沒生疏,還是用的雙手?”
“小時候就靠它買糖吃的,生疏不了。”說起這個,張宣還有點小高興,隨後問:“嬸子,現在的春茶你們賣多少錢一斤?”
知道他有錢,這幾個錢入不了法眼,陽雪沒藏著掖著:“前天28,昨天26,今天是什麼價位還不知道?不過這東西一天一個價,我們也就靠這半個月掙錢了。”
這話到是實話,春茶值錢,茶商搶著要。
而夏茶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往往5毛錢一斤的人工費都付不起,很多茶農因為不掙錢,夏茶就不採了,到時候拿把剪刀直接咔嚓咔嚓修理一番,等待來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