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墨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九章 女兒經,華嫁,百里墨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九十九章女兒經

錦瑜的提議,盛鈺並非沒有想過。只是他終究覺得扶持一個沒有勢力的皇子是件太過辛苦之事。

便是真的能成功,也是件極耗費心力的事,他對權勢又不是十分熱衷,所以覺得得不償失。如今看來,這似乎也是條不錯的路。不管是太子還是二皇子,都不是當明主的料,倒不如……“前期必定十分艱難,可如果能成功,倒是做了件大善事。”錦瑜輕聲道,她記得上一世,二皇子登上帝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賦稅提高了一成。理由是國庫不充……甚至有謠言傳,說是新君登位,便拿這一成賦稅當成天下百姓的賀禮。

上位者不過輕飄飄一句,可是提了一成稅,便相當於剝了百姓一層皮。

百姓除了交稅,餘下的糧食本就只夠果腹,甚至家裡孩子多的,冬天都要勒緊了腰帶度日。

將糧都交了出去,讓那些家有餘糧的勉強度日,那些本就勉強度日的,便真的忍飢挨餓了。新君登位第一年的冬天,舉國上下便凍死飲死了數萬人口。那之後怨聲載道,甚至有些討伐新君的文人被重叛,一時間無人再敢開口質疑。

可是棍棒底下雖出孝子,卻是被打出來的孝子,沒有誰真的甘心。

那之後,好是動盪了一番,據說數個邊陲小鎮都有叛亂髮生……

總之,上一世二皇子登基後,沒做一件好事。有的只是無盡的貪婪。秦氏雖然成了極富貴的豪門,名聲卻越發的不堪了。

錦瑜是被前世的記憶綁住了腳步,想法太過狹隘了。既然明知道二皇子不會是個明君,事到如今,盛鈺何必一定要輔佐?輔佐明君能名垂千古,若是輔佐一個昏君,恐怕會遺臭萬年。盛鈺不知道錦瑜說話為何這般篤定,可想到平日二皇子的所為……盛鈺不得不承認,錦瑜說的竟然分毫不差。

太子桀驁驕縱,二皇子性子也沒好到哪裡。

平時在皇帝面前,便是儘量裝成個孝順兒子,可有秦貴妃那樣一個精於算計,而且十分強勢的母親,他的性子如何能溫吞?

如今大事未成,每次二皇子見到他,已是目露憤恨之色。一旦事成……卸磨殺驢之事也不是做不出。他一人想要全身而退倒是不難,可如今錦瑜在他身邊。

盛鈺並不是一定要輔佐個明主,可若是這所謂的主子明顯不恥於他……“三皇子本性忠厚,因其母嬪妃之位而不得皇帝歡心。不過這兩年,交到他手裡的差事倒都辦得圓滿,而且不管差事大小,都十分盡心。”

“三皇子?”

“是。比二皇子小一歲,今年初才及冠。我和他倒是有過幾面之緣,覺得他是個性子寬厚之人。若是將來大事有成,能不能當個明君不好說,可確是個守成之人。”盛鈺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錦瑜。錦瑜不是個沒見識的,相反的,很多事情,盛鈺覺得錦瑜不僅有見識,而且見識非凡,甚至連他都不得不佩服。

剛剛她提出另擇明主之說,就足夠盛鈺驚訝的了。

因為如今京中形勢,不管怎麼看,都只有太子和二皇子兩派。

便是再如何選擇,也只能二選一。是錦瑜讓他堅信,他還是另一條道路可走。雖然那條路同樣佈滿荊棘,可若是能走到頭,結果恐怕比另外兩條路都要好。

“明君哪是那麼容易尋到的。回溯過往,每朝每代,能出一個兩個明君已是極難得了。能守成便好?有的時候,不一定開疆拓土才是好的,只要百姓能安居樂業,不會因為皇帝一念之間而飽受折磨,便是大幸了。”

“吾妻倒是個有見識的。這番道理哪裡看來的?”盛鈺輕笑著問道。

錦瑜說的話並不難懂,相反的,她所說的話,似乎都極平常,可是裡面卻包涵大道理。別說女子了,便是世間男子,又有幾個能看透。

“這還需要從哪裡學來,我長了眼睛,會看會想的。其實人活在世上,真的所求不多。吃飽穿暖便可。偏偏這些道理,很多人不明白。覺得開疆拓土才是好的,擴張版圖固然是件讓人覺得自豪之事。可是前提是,百姓要先吃飽穿暖,如果因為一味的護充疆域而至百姓流離失所,實是得不償失。太子性子偏激,行事喜怒無常。二皇子又被教養的性子驕奢,好逸惡勞,雖然會哄陛下開懷,可指點江山……卻不是個好人選。”錦瑜也覺得和盛鈺說這些的話,十分痛快。

她本性便不是隻能呆在內宅繡繡花的那種。

上輩子一直被拘在內宅,最後還弄了個紅顏薄命,如今能和盛鈺這般,錦瑜都不知道該如何感激老天的安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