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0章 條約和肥羊,主宰江山,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戰’指示,因為這個時候中國攻佔馬尼拉的訊息頂多才傳回歐洲不久,讓佩裡埃感到苦澀的原因是今年來到中國的法蘭西商船隻有少少的三艘,而且商船還帶來了印度的最新訊息。法國人在印度的非武裝據點遭受到了英國人的攻擊和封鎖。英國人這樣的舉動雖然受到了印度王公的反對,比如邁索爾的海德爾·阿里汗。但是這種英國人手握主動權的形式真的讓佩裡埃黯然。
北美大陸的局勢也沒有顯著地變化,大陸軍得到法西的支援之後,士氣雖然大大的高亢了一把,但倫敦也不是瞎子。當然知道這個時候的關鍵性,也派出軍隊大力支援北美,也就是這一年英軍佔領了佐治亞州重要沿海城市薩凡納,蹂躪佐治亞州大部地區,並建立親英政權。薩凡納失守時5000名大陸軍被殲滅,這給北美戰爭塗抹了一層濃重的陰影。
巴黎還傳來了一些絕密訊息,比如法西的本土艦隊正準備組成聯合大艦隊,以進攻英國的本土。同時巴黎要求佩裡埃利用自己與中國高層的良好關係,從中國搞到一批武器送往印度的邁索爾。邁索爾蘇丹海德爾·阿里有著強烈反英傾向,並且得到了海德巴拉、馬拉特、旁遮普等許多印度王國的支援,印度即將爆發一場所有的力量都參加和遍及所有地區的對英戰爭,這場戰爭在有些地方已經進行,有些地方即將進行!
可是就現在的情況而言,佩裡埃還怎麼去搞大批的軍火支援邁索爾啊?
而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苦澀卻是同一件事。
沃特森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大傻逼。當初他放棄了中國人的善意而選擇了堅定的支援荷蘭,可現在倫敦傳來的意思是什麼?議會竟然有傾向將荷蘭人逼入到戰爭中去——不是站到大不列顛王國的一幫,而是站到倫敦的對立面。沃特森都要想崩潰了。
“哦,我可憐的丈夫。”美豔的伯爵夫人的安慰也不能讓沃特森有半點的開懷。他現在已經能想到現在倫敦高層對於自己的嘲弄了。一切都可以公開的時候,他簡直會變成整個歐洲的笑談。
可這又怎麼能真正的怪他呢?
自從荷蘭人徹底放棄武力威脅之後,英荷之間已經持續了太長時間的同盟關係。大批的英國國債被荷蘭人攥在手中。他們兩邊簡直是天生一對!
——一個有錢,另一個有拳頭。
可是眼下的這一場戰爭,是北美真正的太重要了?還是有自己不夠資格的考慮?倫敦竟然想要把荷蘭逼到自己的對立面。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千百個念頭在沃特森的腦子裡翻轉,他頭都要炸了。
勃朗特和羅伯特一樣是懵逼,匯聚到南京使館中的三個人對於這一事實膛目結舌的同時,同時大了腦袋。
一個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如何將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重新拉近?如何能夠自然的把倫敦的這一意思轉遞給中國?
總不能直截了當的告訴中國人,你們現在可以放心大膽的去進攻巴達維亞了……
倫敦態度的180°大轉變,實質上就是一個戰略的堅持。
北美戰爭已經打成了持久戰,法西的參戰並沒有迅速將戰爭的天平傾斜到大陸軍這裡,兩邊都已經看到了戰爭長久持續下去的可能。那麼,英國人和法西兩國就要為自己取得勝利而創造有利的條件了。
戰爭當中,在為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一場戰爭當中,即使這個目標就是要佔領某個具體的領地或陣位,直接進攻覬覦的這個地方,從軍事觀點來看,可能不一定就是得到它的最好方法。所以啊,軍事活動所指向的目標可能不一定就是交戰國政府希望達到的目的,特別是在一場堪稱全面戰爭的戰爭中。
這是任何一個站在戰略高度看問題的人都能意識得到的事情。
於是,為了贏得最終目的而去進攻的這樣的目標就有了自己的名字——攻擊目標。
在對任何戰爭進行評論性研究時,首先必須向人講清楚每個交戰國覬覦的目標;然後,必須考慮所選擇的軍事攻擊目標,如果攻擊成功的話,是否最有可能達到交戰國政府的目的。
——就比如小鬼子臨近滅亡的時候所進行的豫湘桂戰役。那一戰是直接打在了中國身上,可那一戰的最終目的卻是打通南下的大陸交通線,企圖聯絡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並且打掉可以對日本本土發動空襲的盟軍在中國的諸多空軍基地。
中國的豫湘桂那就是一個攻擊目標。
1778年之戰的主要參戰國,以大不列顛為一方和以控制著法國與西班牙兩個大王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