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主宰江山,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人臉上的笑容就更多了。“放心,本官一直對你都很放心。”
他起身拉起周麻子:“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你就是我大清朝的忠良幹臣。你的功勞艱苦,我都看在眼裡,都記在心裡。朝廷是不會忘了你的,本官也不會忘了你的。
現在朝廷只給你一個從八品的官身,低是低了一些,但這只是一個開頭。你畢竟是一介白身,連個秀才都不是,越居八品已經難能可貴了。”
“大人您老是知道俺周麻子的,那四書五經,我周麻子認得一二三四五,可它們不人的我周麻子啊……”
“呵呵呵,以後還是要多讀兩本書,多認一些字。一些機密,必須你親自拆看。這個八品只是你踏入官場的第一步,要抬頭往前看,大好的前程還等著你呢。”
在復漢軍的暗營遍地開花,威名隆重的時候,滿清也祭出了自己的法寶——粘杆處。也就是後世民間傳播的沸沸揚揚,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的血滴子。
乾隆皇帝一點也不傻。復漢軍既然敢在地方上光天化日下襲殺官員,他們在北京城裡為何不這麼做?是復漢軍不敢麼?誰要到現在還秉著這般可笑的想法,那就是純粹的豬腦子。唯一的解釋就是——復漢軍也不想讓北京緊張起來,他們在北京城保持原樣的時候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好處。乾隆皇帝給粘杆處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清理北京城,在不引發恐慌的情況下,清理北京城內的反賊窩點,然後行之地方,協助地方官府清查亂黨叛匪。
你甭管乾隆三十三年的粘杆處與雍正朝時候的血滴子還有幾分相似,但這牌子一亮出來,那就有著n大的影響力的。
眼前的周麻子就是很乾淨利索的跪舔膜拜之人中的一個。這個秦淮河上的前地頭蛇,現在轉身變成了復漢軍暗中的敵人之一。
花船在夫子廟邊的碼頭靠岸,‘大人’穿著一身普通的青色長衫,混跡在人群之中很快就消失了蹤影。這人七拐八拐來到了觀音門內的某一民居。
這裡就是粘杆處在南京城的一處落腳點了,如周麻子這般人,整個南京城裡肯定不止一個。周麻子只能被動的等待著粘杆處的出現,他可不知道粘杆處在南京城裡的具體落腳點。
“周麻子的人也準備好了。這次三力齊發,就不信還滲不進去。”粘杆處成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搞清楚復漢軍的鑄炮造槍之法,至於清理各地方的暗營那就是粘杆處的總任務了。
來到南京城,粘杆處的人很容易就在城裡落了腳。他們把準備的人手以小乞丐、孤兒、聾啞人,等種種不同的身份往內城裡去送,但就跟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復漢軍還用他們送進去的人當魚餌吊了粘杆處一次魚,讓粘杆處趕到南京的第一批人幾乎全軍覆沒。
雙方這黑暗中的較量,是沒有萬馬千軍擺開了幹仗來的熱血,可其中的危險性、詭秘性,一樣令常人寒慄。(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