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光暗,還你六十年,三水小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花多少錢,立刻把那些新聞撤了……那些造謠我的從事不正當行業的,全部起訴走法律程式……這件事等我進劇組之後再做。”
電話又響了,池遲低頭看了一眼,手一鬆,把手機扔在了地毯上。
竇寶佳把池遲的話一個字都不差地記了下來,記在了自己的腦子裡。
說這段話的時候,池遲半側過頭來看著她,細長的眼角里似乎帶著什麼讓人心悸的東西。
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遊走在她的全身,讓這個精明果斷的經紀人不敢對決定有任何的異議。
“寶佳……”換了衣服坐上車去赴ch亞太區總裁的邀約,池遲在後面叫著自己經紀人的名字。
“嗯?”今天的池遲情緒不好,一向識時務的經紀人乖順地像是個鵪鶉。
“你也已經觸線一次了,我不希望有下一次。”
本來在記事本上寫字的那隻手一抖,竇寶佳沒有說話。
池遲也再沒說什麼,她歪過頭去看著窗外的風景,面無表情。
所謂“池遲的粉絲們非法人肉網友”的訊息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各個媒體平臺上,屬於池遲的熱度,隨著頒獎典禮的臨近還在持續地升溫。
如果池遲成為了三大電影節之一的影后,那麼她也從此在獎項上和安瀾等老牌明星並列,別說和她同齡的國內演員,就連三十歲年齡檔的演員們在獎項上也沒有能和她一較高下的。
這影響著整個演藝圈兒的資源分配格局,甚至有人認為,這能改變很多電影人的人生,進而改變整個影視行業。
“如果區區幾百萬的投資,一個新人導演,一個新人演員都能夠讓自己的作品獲得國際三大電影節的承認,那說明我們國內的電影人踏踏實實地做作品、用心地感受生活,他們所獲得的作品也是能夠被國際所承認的……
在全球文藝電影式微的時代,作為一個新興的電影市場,一個娛樂業正在摸索中走向成熟的大國,我們應該如何去讓自己的市場中擁有更多元的作品,讓這些不同的作品型別能夠被觀眾看到,能夠找到適合他們的觀眾群體
……通俗向消費群體的崛起並不意味著精英審美的消亡,我們的電影審美不要總想著去討好更多的人,那隻會讓你的作品流於平庸……”
可是池遲到底能不能拿獎呢?
面對這個問題,媒體們對池遲的態度還是很友好的,他們在字裡行間都帶有對國足的那種“寬容”——年紀小,壓力大,基礎不夠,對手太強,審美差異,評委偏心。
這種寬容讓越來越多的人不看好池遲的這次大高盧之旅,對於她拿獎根本不抱希望了。
時間,終於一點點地滑到了大高盧電影節的閉幕式頒獎典禮上。
在今晚之前,《跳舞的小象》已經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很多人都可惜溫潞寧沒有出現在電影節上,畢竟大高盧也是一個讓新銳導演聲名鵲起的最佳場所。
即使溫潞寧沒來,他也還是獲得了一個導演專門獎項,替他上去拿獎的人是他的父親。
上去的人是溫新平,人們想著或者看著的,卻是那個光頭的東方女孩兒。
參加閉幕式的電影基本意味著有獎可拿,這是大高盧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現在溫潞寧拿獎也就意味著池遲獲影后桂冠的機率大幅度降低,畢竟這個獎項已經足夠安慰《跳舞的小象》這部純粹的新人電影了。
池遲一直面帶微笑,在知道溫潞寧拿獎的時候她笑得很真誠,溫潞寧的才華近乎天成,他的鏡頭語言裡面帶著只有他才能捕捉到的美,拿獎是對他的肯定。池遲也希望這個電影的成功能讓溫潞寧能更自信地走下去——林秋一定希望他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永遠沉湎於無望的懷念。
顧惜的位置很靠後,她本來不用參加閉幕式的,當時要邀請函的時候只是為了看看池遲能不能拿獎。
那個“當時”是在池遲扣掉她的電話之前。
曾經有立場分享喜悅,曾經有立場去撫慰失落,現在呢?
顧惜自嘲地笑了一下,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今天還會來,還會坐在這裡。
“最佳女主角……”
臺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導演對著觀眾席眨了一下眼睛,他慢慢地開啟信封,在抽出信紙之前,先戴上了自己的老花鏡。
“當我們絕望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用怎樣的態度面對苦難……”
這句話一出,在場所有聽懂的人都看向了坐在第五排的那個女孩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