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曜字威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官衙,超野蠻,龍曜字威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送出聖京,幾個兒子為了給父親報仇,加入了孟逆,併成為孟逆八大支柱之一的常山趙氏。
在叛亂前,趙雲在孔軍武將中的地位可排前三,僅次於無雙上將潘鳳、獨臂戰神武安國,放著好好的開國元勳不做,卻在建國前夕叛亂,寫史書的人都覺得莫名其妙,最後定性為:腦有反骨,天生悖逆。
韋恩當然知道趙雲絕非反覆無常的小人,看歷史,趙氏加入孟黨是從趙雲兒子開始的,趙雲本身不是孟黨,不知為何叛亂?
不管什麼原因,韋恩心裡都偏向趙雲,猜測是趙雲發現了孔融什麼秘密,而且是無法饒恕的秘密。
韋恩並非尋根究底的人,何況事隔八百年,秘密早已成了歷史的塵埃,懶得去查探,更不會因為對趙雲的好感就去拯救趙雲八百年後的子孫。
說句難聽話,除非用分子人類學分析dna,否則誰知道八百年中有沒有被隔壁老王換了種?
韋恩離了茶樓,第二天逛到酒樓,再次聽到有人在談論趙天瑋,不由眉頭一皺,回到客棧,詢問聶閎:“趙天瑋很重要嗎?為何關押六年才要處死?像這樣提前一個月宣傳要明正典刑,符合慣例嗎?”
聶閎道:“主公,這必是陷阱。”
當初青山縣通緝趙元直(韋恩),聶閎在巡檢司也看過通緝令,主公自稱韋恩,顯然就是那個趙元直了。
只是他跟了韋恩三年,從沒見過韋恩練浩然正氣,雖然韋恩偶爾也翻閱《孟子》,但真的只是偶爾,而且將買來的《孟子》和其他書籍一起,隨意丟在倉庫,毫無對祖師爺的尊敬。
聶閎只能判斷,主公要麼已經背棄了孟黨,要麼是失憶了,忘了過去。
失憶聽起來像個笑話,但聶閎練武幾十年,曾見過有人頭部遭到重擊後喪失部分記憶的例子,雖然這樣的例子極少。
“主公,六年前抓捕趙天瑋時,我曾聽到一些傳聞,說趙天瑋是孟黨八柱之一常山趙氏平遠堂的堂主,留了六年不殺,好像是越王的意思,但越王的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越王孔正庭,是孔氏藩王。
大成沿襲了東漢很多制度,其中就有郡國制,郡是州郡縣的郡,國則以郡為國,藩王的國家只有一個郡的大小,確保藩王們沒實力造反。
越王的封地便是江州下面的一個郡,本名定越郡,封國後改稱越國。
從定越郡、寧遠郡、新安郡這些名稱可知,江州不是大成王朝的內地州,而是邊州,否則就不會寄望定、寧、安了。
缺什麼補什麼,補什麼缺什麼,寄望定、寧、安,實際常有動亂,正因為有動亂,讓越王孔正庭獲得了超出一般藩王的權力,甚至凌駕於江州總督之上!
這在內地州郡是不可能的,藩國是郡級,小於州級。
韋恩早就從地理書上知道,這江州其實就是漢朝的交趾郡,是前世地球越南北部區域。
韋恩不知道越王為什麼要留著趙天瑋不殺,也沒興趣知道,他不想和趙氏牽扯太多。
“主公,像趙天瑋這樣的要犯,本該早就押送聖京,或就地及早處死,現在早不殺晚不殺,偏偏在主公滅了清河口巡檢司之後殺,而且給出了一個月的時間,分明是等訊息傳到您耳中,讓您有時間趕去古堂縣,這是陷阱啊!”
韋恩點了點頭,他也認為是陷阱,而且是個拙劣的陷阱。
但在太守郝琨等人看來,拙劣與否不重要,這並非陰謀,而是陽謀,只要趙元直聽到訊息,必然來救,因為趙天瑋是趙元直的父親!
如果在州城法場,確實超出了趙元直的能力,實在無可奈何,還能得到同情和諒解,但安排在古堂縣法場,趙元直若不去救,就是不孝之罪!
孟黨同樣是高舉儒家大旗的,趙元直若是不孝,孟黨也不會放過他。
可惜韋恩不是趙元直,無論陰謀陽謀,他一概不理睬,反而起了別的心思。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趁著寧遠郡的高手們去古堂縣設伏,他可以大鬧郡城。
雖然他和郡城的官員、士紳們無冤無仇,但他是來魔星亂世的,何況從周扒皮等人可知,儒道八百年天下已經到了最僵化、最腐朽、最黑暗的時期。
就個人來說,儒生中肯定有一小撮正人君子,一小撮好人;但就整個階級來說,已經爛到極點,必須暴力推翻,徹底消滅。
韋恩沒精力也沒能力去鑑別每一個官員、每一個儒生是否該殺,就算有冤枉的,也只能表示遺憾了。
還有一個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