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娛樂圈男神,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傳部還好點兒,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上層社會並不重視娛樂圈是華夏曆史遺留問題。而宣傳部身為朝廷衙門,當然要聽宣辦事。這次會派人過來參加錄製《藝術之生》,也是應從下屬國家臺的上報,過來站臺表示一下支援。至於後續該怎麼做,還得聽從上邊的建議。
至於各大電影節的評委們就很委屈了。所有觀眾都在質疑華夏幾大電影節的權威性。認為金烏獎和華影獎的評審標準越來越向錢看齊。可是在評委會成員們看來,他們也是考慮到藝術性的。再者說來,舉辦電影節也是需要贊助的,有贊助商對評委會成員進行公關這是全球所有電影節的潛規則。連好萊塢奧斯卡都是如此,為什麼國人只會刁難國內的評委會……
於是一場討論大會變成了訴苦大會。陳墨聽了半天,最終都聽明白了——合著還是錢鬧的。
話題進行到這裡就彷彿走進了死衚衕。資本追逐利益,人類謀求保障的本質誰都無法更改,這是人性的弱點同樣也是圈子的現狀。
你們影帝影后大師大腕兒們有名有利有閒時了,可以考慮質量考慮未來考慮更高層次的昇華。可也不能攔著別人正當紅時圈錢自保吧?尤其是在普遍沒有上繳五險一金且剝削嚴重的演員這一行當,大多數人吃的都是青春飯。美人易老英雄遲暮這八個字在這一行裡可不光是感嘆,還預示著殘酷的行業現狀。
多少明星當時風光最後卻淪落的領保障金度日?多少明星在紅極一時的時候明車豪宅買到手軟落魄了卻只能靠賣酒賣身維持最基本的開銷?有通告的時候出入五星級酒店沒通告的時候吃泡麵充飢,多少明星在沒成名沒恆產的時候這麼過來的?
更別說有多少投資商在沒拍戲的時候是身價幾千萬幾個億的煤老闆房地產大亨,拍了一部戲就賠成窮光蛋——圈內就有一名鼎鼎大名的文藝片導演,拍一部戲坑死一個投資商拍一部戲坑死一個投資商……次數多了投資商也不傻,當然是寧願拍雷劇賺錢也不願意拍文藝片賠錢啦。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藝術是無限的是世界的,錢是自己的,不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的藝術當中去,誰也不想當烈士不是?
一場討論下來,剖析的真相是深刻的,揭露的現狀是殘酷的,嘉賓們的暢所欲言也讓臺下的吃瓜觀眾們大呼過癮,認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然而這樣的討論對於娛樂圈的現狀是否有所改進呢?
答案是並沒有太大的用處——至少僅憑這一場討論是無法改變娛樂圈浮躁的現狀的。不過正如陳墨最開始說的那樣,“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行事和態度,只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所以在錄製節目後的第二天,回到工作室的陳墨把其他三位股東都召了回來,四個人坐下來商討有關於工作室旗下藝人的福利待遇問題。
“你要給藝人上五險一金?”楊欽東特別驚訝的看著陳墨,真不知道他這想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不錯,要給藝人歸屬感和安全感。”陳墨點頭說道:“給藝人定個最低底薪,平時要是沒有接到通告劇本也別讓他們閒著,我決定和華京的幾大博物館和旅遊勝地聯絡一下,大家搞個合作,實在沒有戲接的藝人就到那邊充當個講解員導遊什麼的。要是他們自己有上進心的,也可以讓他們到華京影視大學和華京戲劇學院表演系旁聽課程,平時你們再給聯絡一下劇組讓他們去當特約演員……你們覺得這主意怎麼樣?”
楊欽東、原皓彬和季澤面面相覷。最後原皓彬笑眯眯說道:“挺好的,這樣一來藝人的生活也充實點。要是有一天真紅了,去博物館旅遊勝地當講解員的這一段經歷還蠻接地氣的。可以圈粉。”
季澤仍舊秉持著自己的一貫作風,攤開手錶示:“我沒有意見啊!”
楊欽東則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會兒,方才說道:“具體事情我會安排的。咱們先做了看看再說。”
陳墨笑眯眯的點了點頭。主動問道:“最近有什麼劇本找我嗎?”
楊欽東剛要說話,一陣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陳墨皺了皺眉,拿起手機說道:“不好意思,我先接個電話。”
電話是陳墨的高中同桌張宗銘打過來的。
高中畢業以後,受到陳墨影響的張宗銘報考了華京影視大學的導演系。如今正處在大三暑假,馬上就要進入大四實習期的張宗銘想要自己拍攝一部電影。透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張宗銘已經成功說服了表演系的同學和攝影系的同學幫忙搭班子,只可惜人微言輕的新導演到處找不到投資人。無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