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防盜已替換,娛樂圈男神,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個月後,在各大世家以及系統的協助下,陳墨順利完成了《百年世家》的劇本。
與此同時,星光影視要聯合朝廷共同拍攝大明六百六十年國慶劇的訊息也在娛樂圈內瘋狂的傳播。
各大影視公司和經紀公司的老闆,與陳墨有交情或者是自覺能攀得上交情的國內一線巨星,紛紛把電話打到了楊欽東和陳墨的手機上。就連在國外拍攝《第八個寶藏》的黎肇錫、陳昱修等人都不忘打電話回來試探訊息。甚至連原皓彬、季澤這些公司股東都被纏上了。
雖然僧多粥少,可不能否認的是,大家都想在這件事上分一杯羹。
他們可還記得《食色》播出時在全球引起的轟動效果。如今要拍《百年世家》,還是在朝廷的支援下拍攝國慶劇,想必這部劇無論從劇本質量還是投資成本而言,必定是比《食色》更為優秀的大資源。
因此不光是各大公司的一哥一姐詢問角色的事情,就連很多二線三線甚至是各大電影學院的校長都來詢問需不需要配角甚至是群眾演員。
不過陳墨在寫劇本的時候,哪個角色由誰來扮演,大抵心中也有了腹稿。再加上《百年世家》是一部描寫華夏近百年曆史變遷的大群戲,光是主演都分為老中青三代,更別說是其他的配角演員,因此需要的人也更多。
就好像是一隻大白鯊橫衝直撞的攪動了海水,原本就不甚平靜的娛樂圈瞬間炸成了熱油鍋。
八月初,遊遍全國的穆家眾人和陳家幾口乘坐飛機從南海市回到華京,沒等陳墨回家休息一下,楊欽東直接把人接回了公司。
“你大概是圈內唯一一個,剛剛傳出了要拍新作的訊息,連劇本都沒給大家看,就讓無數影帝影后們競相自薦的導演吧。”楊欽東揚了揚手裡的名單:“迄今為止,已經有不下十餘位影帝影后打電話來套問訊息,我幫你擋了這麼久,你也該把劇本給我看看吧?”
陳墨莞爾一笑,將新鮮出爐的本子遞到楊欽東面前。
楊欽東一手接過,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來。
《百年世家》的劇情非常符合它的名字,真真切切是一部描寫百年間華夏風雲變遷的電視劇。陳墨在劇本中杜撰了四大世家,在京城擁有百萬之富的鹽商汪家,擁有大資本且喜資助寒門學子科考入仕的徽商孟家,以及當朝首輔楊修楊家,孝賢皇太后的孃家姚家。
公元1900年,擁有上千年曆史的華夏已經在大明朝的統治下安然渡過了五百多個春秋。曾經輝煌過的王朝漸漸走向腐朽,可是西方列國卻在競相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完成了從生產力到統治階層的轉變。
那些以殖民掠奪累積了原始財富的西方四夷不再滿足於眼前的利益,他們把目光放到了遠隔重洋之外,在許多遊記的記載中遍地是黃金的古老東方。
他們帶著堅船利炮企圖開啟華夏的國門,卻在華夏海域內遭受大明水師重擊,在丟失了許多人命船舶之後,不得不鎩羽而歸。
有鑑於大明朝強悍的軍事力量,這些國家並不敢做出具有侵略性的舉動,他們派遣傳教士以使臣的身份進入華夏,面見大明皇帝,懇請大明皇帝開放通商,並派遣商隊在揚州、泉州、滬城等地進行貿易往來,將本國精巧的機括玩意兒甚至是大型機器賣到東方,再換回那精緻到令人不敢置信的絲綢瓷器茶葉珠寶等等。
在強悍的科技衝擊下,遵循守舊的華夏市場面臨巨大的衝擊。被利益推動著的大鹽商大徽商們指使他們在朝中的代言人,竭力主張改革一事。而以首輔大人楊修為代表的保守派,則不同意那些“與民爭利”的主張。但是以軍部為首的主戰派們卻對西方各國的堅船利炮很感興趣。
在強悍的科技與利益的衝擊下,民心更加思變。首當其衝的便是各行各業的商賈之人。
故事一開場,便是身為大鹽商的汪家想要跟英吉利的洋人做買賣,進購一百臺珍妮紡紗機,用以代替作坊裡的織娘們。
大量的織娘們逼不得已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一時間鬧得江南一帶人心惶惶。有士林學子為民請命堵到了汪家的門口,卻被汪家報官拿下;與此同時,因為京杭運河幾次擁堵,河道變遷,每逢汛期之際,運河之水不斷氾濫,不但糟蹋生民,亦且耽誤朝廷稅收。因此有官員提議將漕運由河運改為海運,同時向西方各國採買航運速度更快的蒸汽輪船,甚至是重金聘請外籍工匠到華夏船廠上造船。
而《百年世家》的第一代主人公趙夢三,就是大鹽商汪家旗下一個洋貨鋪上的夥計。他的母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