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娛樂圈男神,八爺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播的電視劇一準就是《食色》。
張臺長的算盤也打得精,要知道《食色》的首播收視率可都達到了90%往上,重播的時候雖然是幾家分肉,可就算是十家電視臺平均下來,頭一輪的重播收視率也能夠得上10%吧!那麼再往後順延幾年,只要寒暑假的收視率也夠到1%,那香蕉臺也絕對是大賺特賺。要知道現在國內好多電視劇即便是首播,收視率還遠遠夠不上1%呢……
張臺長兀自盤算著,其他幾家電視臺的負責人也紛紛圍了上來湊熱鬧。有些財大氣粗收視率和廣告贊助都有保證的地方衛視臺,自然敢和大蒜臺、香蕉臺、番茄臺價碼平齊,剩下的地方小臺吃不著肉也想喝湯,索性大家湊到一起商量商量,或是這三個一組,或是那四個一組,湊吧湊吧購買一份重播權,然後大家輪著放……
於是還沒等到賣方開口,《食色》的重播權價格——還不算廣告冠名費的分成,只算八十集打包價的總和,就已經是個天價數字了。
弄得楊欽東和負責接待的星光員工們全都暈暈乎乎的,立刻有種上天的感覺。
倒是陳墨特別冷靜的皺了皺眉,開口說道:“都瞎起什麼哄呢。都花這麼大的價錢買重播權,然後大家一起放,全國電視臺除了《食色》基本上沒別的電視劇了,這不是擎等著讓觀眾膩歪呢嘛,就算《食色》是山珍海味,這麼硬灌也撐了。到時候大家花了重金收不回錢,這不是兩敗俱傷麼!”
陳墨拍《食色》的目的,首先是應饕餮樓的宣傳之邀,其次也是被那夥無良同學逼得趕鴨子上架,最後則是腦袋一熱,被大家攛掇著拍了這麼一部不計成本只考慮質量的電視劇。
外人統計《食色》的投資成本有幾十個億,其實陳墨和星光影視投入的錢都是有數的,就算是穆氏集團和饕餮樓還有那麼幾家集團共同建造的昌南影視城,有了《食色》這部大劇做宣傳,等到正式開放旅遊和拍攝授權後,資金的回籠也是指日可待。還有各大世家友情贊助的文玩古董和拍攝場地,雖然拿出來都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但《食色》劇組在拍攝期間,可都是空手套白狼來著。
所以認真算起來,《食色》真正的拍攝成本並沒有那麼多。至少在國家臺首播這一輪所得的收益,就已經完全回本並且還有所盈利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陳墨就算是想奇貨可居,也並沒有損人利己的打算。他希望這些電視臺在購買《食色》重播權的時候能夠著重考慮到市場需求和資金回報兩方面,而不是一窩蜂的揮舞著鈔票衝上來。他陳墨可沒想做涸澤而漁的那個人。
然而各大電視臺的負責人聽到陳墨這一番話,卻並不領情的搖頭苦笑——
沒人能否定陳墨的想法和初衷。能在今天坐到這個vip接待室的,都是各大電視臺的實權負責人,他們對於自家電視臺的影響力,甚至可以用“一言九鼎”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一個個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子,都是在市場競爭這片海里翻過多少浪花兒的。若論起拍電視劇演戲,他們可能不如陳墨,可要是論起對國內電視劇市場的見解和把控,難道陳墨說的這些事情,他們不懂嗎?
可就算看明白了,又能怎麼樣?
眼睜睜看著別的臺買下《食色》的重播權大搶收視率和收視份額自己卻無動於衷嗎?
在《食色》首播收視率達到90%,全國收視份額甚至搶到99%的豐功偉績下,誰敢保證他們購買的新劇在收視率上能抗過《食色》的重播收視率?誰敢保證那些被《食色》養刁了胃口的觀眾粉絲們還會有耐心看那些為了圈錢才拍出來的狗屁不通的雷劇泡沫劇?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他們明知道爭搶著購買《食色》的重播權很可能會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不論觀眾在哪個時間段把電視機調到哪個臺都能看到《食色》,很可能會因此造成生理反感,更會打擊的其他影視公司和製片公司一蹶不振。但是沒人可以咬著牙說“我不買了”。
因為每家電視臺都有擴大自家影響力的使命,每家電視臺都要和自己同級別的競爭者爭搶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如果其他電視臺買了《食色》的重播權而自家沒買,那麼遠的就不說了,接下來這一年內要面對的情況肯定是收視率和收視份額都被搶光!
沒人敢冒這個風險。誰讓《食色》的收視率居然達到了這麼變態的程度呢?
那可是90%的全國收視率啊!就算是這個數額再往下調十倍,他們都不敢冒這個風險。
大蒜臺汪正輝的那句話說的並沒有錯,能在這個新媒體橫行的時代,創下如此神蹟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