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收發自如,大明·徐後傳,暮蘭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帝興師問罪,徐妙儀將欲加之罪逐一駁回,還大叫委屈,故意將此事扯到了削藩上,就是隻字不提背後算計她的罪魁禍首東宮。
因為她很清楚,洪武帝在乎嫡庶,在他心裡,東宮作為皇權繼承人,比任何一個藩王都重要。那年鳳陽遭遇地動水災,明知是東宮太子賑災失誤,卻要朱棣背黑鍋,以免傷了太子的名譽和威信。
所以在這個時候,明知東宮在背後算計,但徐妙儀絕對不能說東宮半個“不”字,即使她鐵證如山,洪武帝也會裝聾作啞,反過來還要打壓她。
就像當年她和朱棣死裡逃生,指認李善長是謝再興冤案的製造者,洪武帝明知有疑,卻將朱棣奪爵,發配邊關。
種種教訓,使得徐妙儀捉摸出了應對洪武帝的正確方法:一個以政治利益為主的帝王,別想著和他講道理,講證據。最有效的法子,就是避免和東宮正面交鋒,同時喚起洪武帝對兒子們的愛護之心。
藩王們雖然排在東宮之後,但比起整天叫嚷削藩的朝臣,洪武帝明顯是偏心自己兒子的,他對大明九邊的防衛,一直期望於兒子們,而不是武將。
洪武帝覺得徐妙儀性子叛逆強悍,他擔心朱棣“近墨則黑”,只要徐妙儀有任何出格之處,他都心生忌憚,覺得徐妙儀在慫恿朱棣,聯合藩王,和東宮作對。
可徐妙儀偏偏不提東宮,表明自己是為了保護燕地和皇室和睦。洪武帝覺得自己是不是把徐妙儀想得太有野心了?這個兒媳婦或許只想當好燕王妃,盡一個長媳的責任而已?
心中對徐妙儀的疑慮暫時消除,洪武帝依然板著臉說道:“自從朕決定‘法古建邦’,重用藩王,朝廷就一片反對之聲,至今也是如此。只是你應該牢記自己的本分,婦人不得干政,朝廷削藩鬧的再厲害,和你一介婦人有何相關?”
徐妙儀見好就收,趕緊認錯,“四郎這次回來,身上新傷覆舊傷,媳婦很心疼,他豁出命保衛大明江山,卻無端被那些安享太平的人指責。媳婦和王妃們聚會聽個戲,也被人汙衊是藩王們要圖謀不軌,一時氣不過,替四郎抱不平,說錯話了,請皇上恕罪。媳婦以後不會再提朝廷上的事情,一切有皇上做主,反正別人再怎麼議論,皇上都不會疑心虧待自己兒子的。”
聽到最後一句話,洪武帝被說中了心思,說道:“你真如此認為?”
徐妙儀笑道:“當然了,媳婦也是三個孩子的娘呢,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分給孩子們,怎會虧待他們。只是四郎是男子,顧忌著當父親的尊嚴,對熾兒要求嚴格,很少給個笑臉,現在跟著習武,每天射滿兩百支箭才肯放他吃飯。不過媳婦知道,他對熾兒的愛,並不比媳婦少。皇上也是當父親的,想必這心思都是一樣的。”
洪武帝見徐妙儀在大事上還算乖順聽話,便不再訓她,表情稍稍緩和,說道:“熾兒是你們的長子,將來要繼承王爵,要求當然要嚴格些。只是你請王妃們聚會聽戲,妯娌交好,親如姐妹,這是好事,朕不是因這個教訓你……你為何獨獨漏下了東宮侄兒媳婦馬氏?”
徐妙儀暗自腹誹道:引狼入室?我傻呀!
徐妙儀笑道:“馬氏剛剛嫁入皇室,論理,我們這些當嬸嬸的應該關心這頭一個侄兒媳婦。媳婦本想下帖子請馬氏一道去避暑山莊聚會,可是聽說馬氏有孕在身,不便出行,就作罷了。等她平安生產,出了月子,媳婦肯定會邀請她一聚。”
反正等馬氏出了月子,我們也該各自去藩地就藩了,東宮休想有機會拉攏任何一個藩王。
洪武帝一想,徐妙儀說的有道理,馬氏肚子裡是第四代頭一個孩子,還是皇家子嗣更重要些。
洪武帝擺了擺手,“好了,你退下吧,大本堂即將散學,你和熾兒一道回府。你回去和四郎說,熾兒在大本堂也習武,每天早上兩百支箭太多了,減一半吧,小孩子長身體的時候,莫要太過勞累,拔苗助長了。”
就這樣,徐妙儀有驚無險的過關了。胡善圍親自送徐妙儀出宮,低聲說道:“你膽子夠大的,敢和皇上爭辯。”
徐妙儀胸有成竹,“你放心吧,以前摔了不少跟斗,現在懂得一些和皇上相處的規則,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直言力爭,什麼時候必須要隱忍不發。”
胡善圍驚魂未定,“雖說如此,你也要小心,皇上頭疼病發作的時候,很是暴躁,喜怒無常,別撞到槍口上了。”
胡善圍善意提醒,徐妙儀點頭說道:“好,我記住了。”
胡善圍憂慮之色未消,“我勸你一句,東宮那邊千萬不能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