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混淆黑白,大明·徐後傳,暮蘭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治天下還要靠你們這些文臣。”
李善長跪地說道:“江山輩有人才出。微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於國事有心無力,請皇上許微臣告老歸鄉。”
之前李善長已經兩次請辭,本來打算安排好退路,明年再第三次提出的,看如今這個情形,皇上分明是疑心自己了,還是趕緊服軟離開吧。
李善長猜測燕王和徐妙儀凌晨回宮向朱元璋告狀了,但是所有的證據都被他搶走銷燬,朱元璋不可能聽信一面之詞就對自己翻臉。
他畢竟是大明宰相,天下文人和文臣的領袖人物,可不像當年殺謝再興全家時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的時候。
此時殺了李善長,洪武帝怎麼和朝廷百官解釋?
洪武帝靜靜的看著跪地的李善長,許久沒有回應,方才他一番敲打試探,李善長的反應始終謙卑恭順,一點都不像能做出刺殺親王瘋狂行為的謀逆之人。
但是燕王和徐妙儀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指認大明宰相是殺人滅口的兇手……但是他們能逃回來已經都脫了一層皮,手頭沒有任何證據,僅僅靠兩張嘴,朱元璋這種多疑之人是不會信的。
李善長比朱元璋大十四歲,老謀深算,輔佐他打下江山,度過了無數道難關,君臣同甘共苦多年……可是一想起燕王身上的傷口,為人父的朱元璋又心疼不已,居然敢對我兒子下手,無論是誰,都不可饒恕!
李善長一動不動,長跪不起,時光彷彿永遠停滯在這一刻。
許久,朱元璋問道:“怎麼今天突然要走?”
李善長說道:“大明建國已有四年,皇上治國有道,太子和皇孫們也皆勤奮仁德,臣可以放心告老辭官了,此前已經兩次上書辭官,皇上不捨得微臣,一再挽留。微臣擔心自己老眼昏花,尸位素餐,辜負了皇上的信任,想著三辭。”
“剛才陪著皇上下棋,微臣心中有所感嘆,其實對於微臣而言,建功立業的使命已經達成,屬於微臣的棋局也已結束,該收手了,將下一局交給新人。微臣乘著這把老骨頭還能走動,攜老妻遊遍大明景秀山河,求皇上成全。”
宰相告老辭官,規矩是三辭三留,君臣即使相處的不愉快,也都要擺出一副難捨難分的架勢來,方符合禮儀人情,李善長遲早都要走的,也和洪武帝商量好了下一任宰相的人選,雙方都心照不宣的等著第三次……只是兩人都沒想到,這第三次來的那麼快。
而且還來的那麼巧。
洪武帝心中狐疑,燕王和徐妙儀都指認李善長,可李善長的表現滴水不漏,錦衣衛一直在監視他,並有發現什麼疑點。
如果兇手不是李善長,那麼燕王和徐妙儀應該是中了別人的圈套,藉著李善長的名義行兇,用來離間君臣。我肯定不會中計對李善長動手。
如果兇手真的是李善長,以前謝再興案真是他做下的,他也真的喪心病狂到了追殺親王的地步。我也不能對立刻對李善長動手,因為一來毫無證據,二來朝野皆是他的黨羽門生,殺了李善長,朝廷內外必然動盪,大明基業可能毀於一旦……
至少現在不能動手。等他辭了官,朕一步步提拔新人,一邊鏟去他的黨羽,一邊嚴密監視他……如果他真的是兇手,也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做下決定,朱元璋抬了抬手,“起來吧,朕允了。”
李善長大喜,“謝主隆恩!”
朱元璋說道:“朕終年忙於國事,想看看大明萬里山河尚且不能。你就是朕的眼睛,幫朕看看山水,寫寫遊記,再潑墨畫上幾筆。”
李善長欣然答應,頓了頓,說道:“微臣告老,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唯有一事,微臣想了許久,即使冒著離間天家骨肉的罪名,還是要稟明皇上。”
朱元璋立刻冷了臉,“又是朕‘法古建邦’,厚封藩王的事情吧?你不用說了,朕意已決。這是朕的江山,朕把兒子們分封各地,兄弟一起鎮守山河,有何不妥。”
李善長說道:“微臣說的並非是‘法古建邦’。皇上,說起來此事也算是皇族的家務事,據刑部密報,前年火藥廠庫房失火一案,裡頭另有乾坤,看管庫房的是朱文正舊部,那人監守自盜,將庫房火器偷運到了自家田莊,而此人和靖江王朱守謙一直暗中聯絡——”
洪武帝大聲呵斥,打斷道:“此等謀逆大案,你為何不報?”
李善長說道:“就在微臣想要人贓並獲時,燕王的人突然裝作佃農,混入田莊,第二天田莊的火器全都神秘消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