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鋼琴女孩的劍鞘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鋼琴女孩的劍鞘,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鋼琴前的小車動了,動得沒有任何預兆,臺下師生二人明明始終都沒有離開過鋼琴前。
李安:f小調。
王小虎咽咽口水:奏鳴曲。
方永波:貝多芬。
隨著琴聲響起,現場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鋼琴前的身影。
頃刻間現場鴉雀無聲,只剩下湧動的鋼琴在舞臺上空捲起一道蓄勢待發的音浪。
這一刻,再沒有人敢小看這個著裝簡樸的短髮姑娘。
一分鐘前,誰能想到這位看起來一副完全沒有見過世面的姑娘能用短短几小節的演奏讓整個大廳安靜到如同音樂會現場。
樂手們不再收拾樂器,方永波與樂隊首席也停下交談。
王小虎目不轉睛一動不動。
李安則是一臉輕鬆,彷彿耳邊的清澈琴聲能掃去他所有的煩惱。
,!
貝多芬f小調第一奏鳴曲,作品號二中的第一首。
是貝多芬致敬莫扎特的開始,也是小車備戰小肖賽準備的第一首作品。
比賽雖要求只彈一個快速樂章,李安為小車選擇了第四樂作為比賽曲目,可小車還是把全曲四個樂章都練了。
李安著實沒有想到小車會在今天的場合選擇從第一樂章開始彈這首作品。
因為備賽有側重點,所以李安在小車前三個樂章的處理上只花費了一小部分的精力,他把重點全放到了最後的第四樂章。
在這首曲子過了之後,小車的精力就全部投入到必彈的肖邦作品中。
可以說許久都沒有聽小車彈f小調的第一樂章了,這樣猛地一聽,李安還覺得有些新鮮,同時又有些欣喜。
新鮮的自然是久而未聞,他欣喜的是小車的處理。
已經好幾處地方了,都是小車自己處理的,他沒有給小車講過。
孩子又又又成長了。
關於這一點李安必須得給出肯定。
開篇的主部動機對比處理,非常有想象力。
主和絃向上分解和絃以短促的斷音奏出,節奏精準,聲音結實,開篇就定下了全曲的速度基調。
與只對應向下的副部屬七分解和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音樂在橫向發展中變得熱情猛烈。
李安視角下的客觀分析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小車一出手,現場就安靜了。
在場大多數人的耳朵早已被“奢侈品”級別的現場演奏磨得麻木,廣交作為國內第一隊的演出團體,合作過的音樂大家遍佈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這群“耳朵”挑剔的人什麼樣的演奏沒有聽過,尋常的演奏根本不會讓他們多留意一分。
但他們還是被鋼琴前的小小身影驚豔到。
如果此刻坐在鋼琴前的是一個青年演奏家,大家會說還差點火候。
可這只是一個小女孩啊。
還是一個多數人一開始認為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小女孩。
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女孩,卻在揮手間演奏出如此動靜,這種強烈的反差感給眾人帶來極其微妙的感官體驗。
眼前的畫面太鮮活了,鮮活到讓這群職業音樂人暫時放下了工作,回到了音樂當中。
這孩子實在不得了,首席小提琴大叔推了推眼鏡,難怪會出現在這裡。
方永波:“十三歲,如何?”
首席大叔感嘆:“後生可畏。”
方永波:“比明睿呢?”
這,首席大叔又看向了鋼琴前,只見那短髮丫頭神色淡然,乍一看整個人像是沉浸在音樂之內,可下一秒又讓人感覺像是遊離在音樂之外,讓人難以捉摸。
只有那跟著呼吸起伏的身體和躍然在琴鍵上的十指始終保持著一種與音樂對等的和諧。
明明是遠超乎年齡的演奏狀態,卻又讓人覺得自然而然。
“相比而言明睿稍顯嫩了一點。”首席大叔給出回答。
方永波失笑:“明睿已經十五了。”
首席大叔又盯著鋼琴前看了一會,“明睿的狀態不如這個孩子,不過技術上,得再聽聽這個孩子彈其他作品。”
方永波看向小車,片刻:“車琳的技術不如明睿。”
首席大叔剛才沒好直接說,“車琳,人如其名,乾淨利索。”
方永波算了算:“明睿六月一號滿十六,剛好。”
首席大叔:“嗯?”
方永波:“不出意外兩個孩子春天的時候要碰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