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歸國疑雲?小米今天不炸場【上】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歸國疑雲?小米今天不炸場【上】,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灑的東西,比如莫什科夫斯基的諧謔曲。
就從莫什科夫斯基的降b大調諧謔曲開始。
李安彈手落指,一個個音符像是插上了自由的翅膀,漫天飛舞起來,沒一會的工夫整個一樓便被琴聲填滿。
琴聲時而如午後暖陽,時而如月照故人歸,靜謐中偶爾還會綻放出一簇節日裡的絢麗焰火。
只不過此時是白天,周圍也沒有別的聽眾,再絢麗的焰火也不過一瞬便蒸發,或許有人回放監控能發現點什麼。
自廣市歸來,李安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演奏中多了一份從容。
這一分從容來自他對演奏這件事的反思和嘗試,再經歷過從古典到浪漫的心境跨越,最後回到落指這件事,他發現之前困擾著他的不過是薄紙一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然當然,他的音樂會還沒有結束。
此時他不過是在為了避免過度去擔心陳璇而臨時找的一點忙碌罷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窗外的天色也漸漸暗沉下去。
而另一片天空卻越發明媚,斯堡音樂學院的考試現場,小米老師走上舞臺那一刻的笑容就註定她今天的演奏充滿了熊熊野心。
如果說李安今天演奏的主題是寧靜,那麼小米老師今天演奏的便是炙熱。
炙熱卻又不衝動。
同樣的莫扎特,相比法倫貝爾的現場,很明顯今天她的演奏在自我的追求上又加入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比賽和出國並沒有改變她對於演奏的堅持,但是生活的流水給了她許多啟迪,尤其在每一個思鄉的夜晚。
可以說今天這一版莫扎特是她對自己這兩年來生活審視之後的苦心設計結果。
她先露若三分,又經過慢板的沉思瞻顧,再過渡回到終曲的自我肯定,最終結尾達成一種精神上的提升,其全程風範似是由一種平易中的不絕之韌來一步步鑄就。
這裡不僅濃縮著她的心願,更有李安和家庭的全力支援,滿載著愛與期望,她沒有任何理由不在這樣一場演奏中釋放出她的全部熱量。
炙熱的笛聲在冷靜中製造著孤高的骨幹和腔調,純是苦盡甘來之言的展望。
沒有人能從這笛聲中平靜淡出,當音樂在深情的細語中落下帷幕,寧靜的現場便應了那句此時無聲勝有聲。
毫無疑問陳璇的演奏已經邁入一個新階段,德伯斯特教授已經開始期待陳璇的畢業音樂會了。
隨後的面試問答階段,小米老師依舊展現出了超然的自信。
就華國民間樂器大竹嗩吶、南溪哈號及西方長笛的聲響效果差異,陳小米從聲譜圖分析二者的震頻規律和形狀,並提出如何用長笛去模仿前二者的聲音,其中包括物理方面和演奏者自身的想法。
從樂器材質選擇角度,陳小米指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製造華國民族樂器的主要材料主要來大自然的回饋,這一傳統從千年的骨笛開始延續至今,這裡鮮明地體現了我國崇尚自然的精神核心,而西方樂器多采用金屬製作,追求一種人為改造自然之上的自我。”
結合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陳小米提到中西方音樂各具特色,卻又緊密相連。
雖然中西方文化以及價值觀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在管樂藝術發展中有著共同的目標和願景。
對比華國民間吹奏樂藝術及西方管樂藝術的發展背景和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其走向融合是中西方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這正是對中西方音樂和諧共處的生動描繪。
回到論文的主題,對於現代派長笛的技巧發展與融合,陳小米老師最後總結:“作為現代演奏者,應該結合地區音樂文化差異,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把重點放在長笛音色的可能性和潛力的發展上。”
面試結束,陳小米走出考場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信心。
15進4,她可以明確自己已經拿到了一張屬於自己的入場券。
這一方面源於國內外老師及李安在各個環節的鼎力相助,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她個人的苦心鑽研。
無論如何考試結束了,但是陳小米老師來不及鬆口氣。
因為距離飛機起飛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
‘穩了’
看到這條資訊的時候,李安有一種想跳起來大吼一聲的衝動。
牛逼!!
人要真高興,那就是寫在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