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考場內外的評委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考場內外的評委,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季成光夫婦二人已是趕來考場出口。 李安點點頭沒說話,目光重新回到大門。 “李老師。” 老季從兜裡掏出兩根菸,被李安用眼神拒絕。 門外不大的一片小空間裡,氣氛因這一幕而變的有些凝重。 老季將煙塞回煙盒,順手揣回煙盒兩步走到李安身旁,胡蓉隨著跟到了老季左手邊。 大門外再次安靜了下來。 又過了大約10秒鐘。 遲遲不見門縫傳來動靜,李安禁不住在想季洋在裡面是不是出現什麼狀況了。 就在這時,忽的一聲隱隱傳來,緊接著一陣細密的音流接踵而至,透過門縫傳到了考場大門外。 屬於季洋的複試琴聲終於響起。 但這並沒有讓李安鬆口氣,琴身傳來一瞬,只見他手背上兀然鼓起三道青筋。 幾乎同時他探頭側耳間雙眼不覺眯起,將屏住呼吸,像是要調動所有的注意力去分辨這道細密的琴聲,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瞬間。 接著整個人便保持這個動作一動不動。 直到第五秒過後,他才緩緩吐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儘管他在門外無法準確的聽清季洋指下的每一個細節,但從傳來音樂的整體前進律動來判斷,他覺得在考場上,這應該算是個相當不錯的開頭了。 完整平穩。 哪怕起手速度比日常練習時的最快速度慢大約到6到10拍左右。 也行,沒有關係。 只要按照這個速度韻律彈下去,等到第一主題第二次到來的時候,李安估摸著到了那時季洋的手也徹底熱了,再把速度往回拉個10拍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想,季洋起手比平時稍慢倒也是為後續遞進音樂情緒留下了一定速度空間。 不錯不錯,後面一定要繃住! 加油加油小季! 一邊在心裡為季洋打氣,一邊他攥著的手又不覺加了幾分力。 只要保持這個勢頭繼續彈下去,他相信季洋可以拿到一個心儀的成績。 一門之隔,音樂繼續響前。 燥熱的舞臺上,季洋神情自然,動作流暢,倒是門外吹著冷風的李老師,額頭已經汗珠密佈。 舞臺下方,九名評委此刻無一人不專注的盯著鋼琴前的小小身影。 李安此刻作為一名場外評委,給季洋的開頭起手打出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數。 這個分數是否客觀,有待商榷,畢竟他是季洋的老師。 可有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時刻,緊張的情緒讓他已然將半年前對季洋說過的話拋之腦後。 “月光三作為鋼琴藝考中最常見的曲目之一,日積月累一年又一年,評委們的耳朵早已聽出繭,所以想要用這首作品作為藝考曲目打動評委,至少需要在一定速度的加持下,以穩定的演奏才能保證讓評委們投來更多目光。” 當時李安很客觀的為季洋給出了關於月光三在藝考考場裡的生存空間。 速度與穩定,不分先後,缺一不可。 可他忽略了一點,他只是一名身處大學校門之外的社會鋼琴老師,沒有親臨藝考現場為考生打分的心得。 所以口中所說的經驗也只是站在考官視角下模擬出的一種下意識思考,以及多年來身處行業內的所聽所聞。 那麼對於一名真正的藝考考官,是否會在考場面對類似貝多芬月光三、黎明一、暴風雨三、熱情三、肖邦激流、革命、冬風這類需要速度支撐的曲目時,真的如李安所說那般通常會先會皺下眉頭。 首先在考生彈響之前,絕大多數考官不會皺眉,儘管他們已經麻木或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 那麼這裡得先說說為什麼有這麼多考生會選擇這些曲目。 這類曲目都具備一個相同的共性,旋律抓耳(好聽)、律動鮮明(節奏感強)、極富音樂內涵(易共鳴),所以這些曲子包括評委老師,都是很願意去欣賞的。 好的作品越流傳越廣,甚至如今連網路小說這種以網路為載體的閱讀娛樂行業都能出現這些作品的影子,那麼這些作品在藝考考場上頻繁出現這一現象就更不足為奇了。 然而在考場上彈得人越來越多,就會出現另一種情況。 聽覺疲勞。 原來讓人驚豔的作品可能沒有那麼驚豔了。 考官的耳朵變得越來越挑剔,不得不將評判的標準抬高。 這也就造成了選擇這些曲目的考生通常要面對更嚴格的考驗。 久而久之,對於這些曲目,便流傳出藝考評委聞聲色變的傳聞。 如此說來,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既不是考生也不是評委,是作曲本人,誰讓他們把作品寫的那麼好。 其次對於這些經典的好作品,是不是真的就是考生的選曲雷區。 並不是。 如果你有絕對的實力,比考場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彈得好,那麼用這樣的高難度經典作品就會很加分。 因為每年選擇這些曲目的考生人數實在太多了,優質的演繹會在考場造成強烈反差,這個對比指下,反而容易出高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