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改命,那個木匠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改命,那個木匠,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此刻坐在主客位置的人不是李安,如果昨晚沒有聽過李安這一年的工作情況,如果李安剛才沒有將藝考這件事講的那麼透徹。 三個如果哪怕缺少其中一條,李華都不會如此直接的把這個問題點在桌面上。 他是個做買賣的人,做買賣的人怎麼能在生意一開始就把主動權交給對方? 因為在他心裡,李錚考學這件事不是一筆買賣,是他心目中的另一種盼望。 李華的老爹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李華三兄弟也出身農村。 兄弟三人爭氣,從農村闖到小城市,脫下了農民的衣服,一個成為了當地有名的企業家,一個吃上了公飯,娶了城市媳婦,混的最差的也有了自己的小廠子。 在李家村,誰提到李家這三兄弟不豎起大拇指,對於村子裡的人,三兄弟已經混出來了,用個不算時髦的詞兒,兄弟三人已經完成了初步的階級跨越。 李華知道自己這輩子也就到這兒了,接著就看下一代了。 他期望下一代在他們的基礎上,能走的更高更遠。 知識改變命運,李華堅信這一點,所以關於家裡幾個孩子的教育,他已經盡最大能力給予他們最好的條件了。 可事與願違,整個老李家,目前只有李安考上了正兒八經的本科大學,然而從輩分上來講,李安是他的弟弟,根子上也是他們這一代人。 偶然聽人提起一個算卦的老瞎子,據說十分靈驗,他便尋到對方,想給他家裡這幾個孩子算一算。 老瞎子掐指一算,說他家裡風水不好,怕是會影響後人的命數。 李華探策問計,老瞎子說得遷墳,遷他爺爺的墳。 遷墳動土在農村可是大忌,李華回家幾日徹夜難眠,這墳遷不得,他不停地告誡自己,可老瞎子的話又無休無止的縈繞在他耳邊。 最終不顧老爹和二弟李興的勸阻,他做了遷墳的決定。 為了下一代,他願意當這個罪人。 接著便是發動鈔能力,聯合村主任和村裡的德高望重老人一起幫他挨家挨戶登門做工作,老母親的病逝更是讓他堅定的要把這個事情辦了,哪怕和李學東徹底撕破臉皮。 墳遷了,也到了李錚來到了高二, 李錚去年在學校選了一門樂器,起初他沒多想,就尋思孩子學習至之餘能再培養個愛好也是件好事。 當時他的想法還是希望李錚好好學習能考個好大學。 可眼見李錚成績越來越差,他都開始質疑那個老瞎子的話了,結果有一天李福找他告訴他,李錚的薩克斯老師說李錚可以走音樂藝考。 這給李華的想法開了扇新窗,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李安,但是他沒著急打電話。 因為李錚的這名薩克斯老師,關老師,有留學經歷。 隨著李錚隨關老師從燕京歸來,得知李錚疑似有機會上燕京的音樂學院上學,這讓李華喜出望外。 彷彿已經看到了李錚走進音樂學院的大門,李錚歸來次日,李華設宴重謝了關老師。 可隨後事情的發展卻讓他疑惑了起來,隔行如隔山,藝考教育他的確不懂,但是處事經驗告訴他,關老師這個年輕人並不那麼靠譜。 關於孩子考學的具體步驟,什麼都不願意和他們多說,只說讓孩子好好練。 孩子好好練對著呢,可至少你得讓我們知道下一步我們要怎麼做,怎麼準備,為什麼準備,連最後的費用都透明瞭,這中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呢。 於是李華讓李福提前走動走動,這事他過年得找李安打聽打聽了。 同時他也有點後悔,後悔當初他幫老李媳婦,也就是她三媽辦事的時候,收了老李塞給他的那筆錢。 其實這筆錢他確實不該要。 他比老李結婚早一年,那時家裡都窮,他置辦新家的傢俱,有四樣是老李主動找木料給他打的,沒要他一個子。 結果沒過幾年,他就成了村子裡第一個開小車回家過年的大戶。 後來李安出生的時候,他給老李包了個五百塊的大紅包。 那時的五百塊確實不少了,那時的他認為自己的人情已經還完了。 於是當老李拎著東西來到他的門前求他辦事,他雖然也猶豫過,可還是收下了。 或許是因為窮過,窮怕了,見不得到手的錢從自己手中溜走。 可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不會收這筆錢,可誰又能想到三十年滄海桑田,如今又輪到他開口了。 李安,就是李華對李錚的期盼。 尤其這次過年再見到李安,無論從氣質、談吐、工作、以及整個人的狀態,從哪個方面,他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如此。 再拿李安和電話裡的關老師做對比,簡直天上地下。 那個滿腦子裡只想著如何賣樂器的人,他不想再用了。 要怪只能怪關老師自己,最後還是支支吾吾的。 如果今天這通關老師能坦白點,李華都會再權衡權衡,畢竟那是燕京,在他看來同樣的表演專業,能上燕京自然是最好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