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暴風雨下的夢想與殺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暴風雨下的夢想與殺,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回到20分鐘前。 既然清楚在練習曲硬碰硬打不過姜笙,李安就沒必要在激流的氣氛營造上再多費心思。 緊跟在姜笙後面出場無論看似還是實際,對他都是不利的,但凡事總還是有兩面性。 想想如果他和姜笙調換順序,他第一個出場,也選擇了在激流的現場氛圍上做文章,那麼姜笙隨後上場以更彭拜的激流向評委展示。 結果又如何。 所以往好處想,李安還有後發制人的餘地。 只要激流和對方打平,那麼他後手的暴風雨就有了完整的發揮餘地。 姜笙的激流聽起來雖給人一種一路到底的英雄性做派,但並非完美無瑕。 一半清晰一半渾濁的音響效果就是她美中不足的地方。 既然你不能完全清晰地將音樂線條細緻呈現,那麼我來。 李安採用了一種最直接最天然的表達方式,在既定的速度框架中,只用手指演按照節奏清晰的演奏出每一個音符。 在演奏一開始他便放棄該首作品在情緒感染力上的天然優勢,冷靜的處理每一條旋律線,力求達到落指清晰、發音有力、層次分明。 演奏完經過臨時設計的25小節至33小節,從現場的自我聽感來說,他覺整個段落呈現的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 剩下的就交給評委了。 他將要繼續的就是沿著這種處理方式將整首作品完整留在他的第一個比賽舞臺上。 “當!” 隨著第33小節的進入,李安右手猛然落下,明亮的和絃騰空一瞬再落。 “當。” 歸位的左手在第二拍以漸強再次跑動向前。 右手弱控分寸,為下一個段落留餘地。 清晰的旋律轉瞬進入第35小節,連續的琶音直將音樂送至40小節。 瀰漫在空氣中的音響忽然減弱,只見鍵盤上的雙手收攏般的做快速對位運動。 第一層弱奏宛如水平面下的暗流。 一腳踏板配合著繼續跑動的雙手將琴聲的張力推向第二層。 右手漸漸加強的三度模進給臺下眾人以心中期待——“當!!!” 45小節,李安左手化作鐵臂般,重重落下,力量完全下放,鏗鏘有力的和絃配以右手一路向高狂奔的上行音列直接將音樂的情緒高點燃起。 音樂的第三層情緒終於在這一刻釋放! 一直隱藏在兩條旋律線下的情緒線終於在這一刻浮出水面。 如玻璃般面無表情,光滑緊湊,像一條抓不住的冰綃,甚至帶著點可憎的完美。 不待臺下再做回味,轉瞬即逝。 直到漸漸消失的層次感再度被雷鳴般的滾奏所替代,這一刻,沒有人再敢小覷這位來自甘省音協推選的不知名選手。 如果姜笙的激流代表的是橙色的火,那麼李安此刻詮釋的激流就是黑色的冰。 冰與火的極致對抗,將會是怎樣的結局。 觀賽席的眾人已經自顧不暇,無法抽出心思去關注這個問題。 後臺準備第三位出場的027號選手額頭已經佈滿細密的汗珠。 聽著臺上的66號,他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 儘管他從沒有奢求過自己能進入第三輪,但心中偶爾還是會有一絲幻想。 此刻那絲幻想也徹底被撲滅。 連A組都走不出來,怎麼可能進入第三輪。 他被分到A組,他的南藝同學被分到E組,昨晚二人無聊之餘對A、E兩組的參賽者做了點小調查。 從擺在紙面上的實力來看,A組最近接晉級的應該是68號湯少衝。 海院附小附中到本科研究生,這種被他們普高考進藝術類院校的人當成變態的存在本就不該和他們出現在一個賽場。 但是沒辦法,國內有些含金量的比賽就這些。 蛋糕就那麼大。 接著就是姜笙,據說這一位還是從華國院出來的,趙韋林的學生。 老趙在國內鋼琴教育圈的風評一直好壞參半,但帶出來的學生可都是一頂一的。 其餘的只從所屬院校來看,基本大差不差,他認為都有一拼之力。 所以想走出A組,至少要拿下此二人中的一位。 可現在來看,他的目光隨著鋼琴前停下的身型嘆了嘆。 三個喝上沒水吃。 又一遍完整的激流聽下來,他覺得自己一會兒可以徹底放飛自我了。 本就沒報什麼希望,就當1500塊報名費來桃園音樂廳的舞臺浪一把,反正比賽有錄影,到時候還能留個紀念。 也算是和國內兩個頂尖院校的選手同臺競技過了。 - 鏡頭回到舞臺。 同於臺下幕後的種種聽者視角,此刻的李安正處於一種身體和大腦同時興奮的狀態中。 然而沒有時間讓他回味剛才的演奏。 他必要要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 五秒鐘後,他擦去額頭的汗水,將呼吸調整至平穩,再次伸出雙手。 沒有什麼儀式感,就像清早起床要先睜開眼那般隨意。 片刻後。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