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分的飽滿,大師與你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分的飽滿,大師與你,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4005房間內,半小時前醒來的66號選手此刻正在和女朋友煲電話。 “還好吧。” 李安望著瓷白的天花板,腦海中回憶著清晨賽場上那些給他留下過記憶點的選手。 從他的角度客觀評價:“還沒有聽其他小組,就A組總體聽下來,實力懸殊還是挺明顯的。” 他說尤其像姜笙和湯少衝這種名校出身的選手,比起其他院校的選手的確基本功更紮實,作品處理上更為細膩。 在陳璇看來這多少有些理所應當,能考進名校的學生本身就具備優秀的基本功。 哪怕像是孫雨曼這種不太用功的人入學前也有著極為紮實的基礎。 再加上名校自成體系的訓練方法和教學理論,幾年學習下來只要肯下功夫,藝術上的收穫自然比在上尋常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大的多。 說來姜笙還是陳璇一界的校友,陳璇正出神,聽電話裡李安又問:“那梁春雨呢?” 因為答應過孫雨曼保密一些事情,所以之前李安問她梁春雨的時候她含糊其辭的一帶而過了,此刻對方又問。 她嘆了嘆回道:“彈得確實不錯。” 接著話鋒一轉,“不夠你肯定比強他一百倍。” 不給李安再問的機會,見電腦上的時間已經八點了,“外賣還沒到嗎。” 被這麼一說李安也是有點餓了,查了下騎手距離,“距我還有407米,孫雨曼幾點過來找你?” 陳璇:“應該快了吧,她半小時前就出發了。” 李安:“期待你倆的作品。” 前十分鐘電話裡陳璇告訴李安晚上孫雨曼要來找她玩,兩人計劃重新錄一些以前在大學時練過的二重奏,並徵求李安能否把這些錄好的影片發在他兩的B站賬號裡。 這種好事李安怎麼會拒絕。 陳璇:“好啦不說啦你快去吧,晚上不準到處亂跑哦。” 掛了電話沒一會兒李安的外賣送到。 吃飯的功夫他上大賽官網上看了看其他各組的比賽情況,挑了C組兩個海院的選手影片錄影看了看。 比他預期的要差一些。 大概是前有林幽幽介紹吳復生,後聽湯少衝現場奏三度加杜鵑,於是他的潛意識裡就更加認為這批來參加比賽的海院選手都不簡單。 可事實上好像並非如此。 收到孫雨曼到家的資訊,李安回覆了陳璇一個呲牙咧嘴的表情,接著又給季洋發了個資訊。 晚上睡醒拿起手機他就看見季洋下午給他發的資訊,說林幽幽和她約課了。 這一節課上了三個小時了還沒結束嗎? 好事啊。 林幽幽他自然是信得過,季洋就更不用說了。 八萬一:下課給我打電話 想了想他又叮囑一句。 八萬一:好好和林老師交流,長點眼色 睡足吃飽,李安準備利用今晚接下來的時間下樓暢讀一番。 換了身衣服他拎著茶杯離開了房間。 - 樓下大螢幕上,66號選手已經演奏到暴風雨第三樂章的結尾部分。 酒臺一片安靜。 李安走出電梯聽著熟悉的旋律一步一步走進大堂。 大螢幕上自己正在演奏,螢幕下面還坐著一排觀眾。 沒問題,他已經熟悉了這個酒店的主題“文化”,他絲毫不懷疑三輪的比賽影片留出之前,這個大螢幕上一定會輪番播放二輪比賽。 從觀眾視角跟著眾人一起聽完最後這一段,他心中是有點小感慨的。 無論如何為曾經那場未完成的比賽準備的二輪曲目,如今也算是在另一個賽場上的二輪落幕了。 也算是了去了他心中的一段過往。 還不錯。 X老闆聽完有些感動,他感動的點並非音樂演奏的如何完美。 如果從技術角度挑問題,可以說對方演奏的這個暴風雨並沒有練習曲那般炫技。 可就是因為在他看來對方擁有著良好的手指技術卻在這樣一部作品中選擇有所保留。 並沒有一味的追求清晰準確,而是選擇以對作品本身的理解靠著呼吸帶動音樂自然發展。 這裡包含了一個他作為純聽眾視角最為看重的東西:對於節奏把握的天性 實際上,不同人對樂句拍子的理解是不同的。 以四分音符作為單位拍,二分音符是兩拍。 然而這個兩拍除了表面上的這層理解外,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在處理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時,兩拍的長短其實並不是固定的。 拍子可以不夠,但呼吸必須深入。 深入的呼吸感可以賦予不夠完整的節拍更多的生命裡,讓那些若隱若現的尾音充滿更多的想象。 99分的飽滿。 X老闆對於這段暴風雨三樂章的評價—— 剛剛好。 多之一分則太長,少之一分則太短。 就單憑這一點音樂氣韻,X老闆便覺得這位66號選手有資格進下一輪比賽。 但是能不能進還得看這一屆的整體情況。 就如他開頭的那個評價,這首作品的演奏實際上並沒有達到以奏鳴曲純粹的作品結構之美來體現。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