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什麼叫職業?瞧瞧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什麼叫職業?瞧瞧,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0居然不是滿分!? 不待李安再做思索,新的謎題接憧而至。 ‘叮——學員師生指數突破100,聲望功能開啟。’ ‘叮——學員師生指數超過100將自動轉化為聲望值。’ 下一秒李安眼前飄起一組澹金色的小字,‘聲望值+2’ 嘖嘖嘖。 聲望值。 又開始整活了。 李安垂在腿側的左手輕輕握拳,衝著小季的方向伸出了一個大拇指。 接著他看到小季吹起了額前的劉海。 這個動作他熟悉,小季每次受到鼓舞時,都會用這個動作為自己打氣。 忽地眼前再度飄起‘聲望值+1’ 這次他看得清楚,只有‘聲望值+1’。 仔細一回想剛才的兩條系統提示,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直到眼前的金色小字再度澹去,李安的視線再度聚焦臺下。 小季的嬉笑畫面依舊栩栩如生。 看到這一幕,李安心裡鬆快許多。 “舉手。” 李安重新豎起話筒,朗聲問向全場:“哪位同學可以回答這三個問題?” 來到舞臺中央,他再次將問題重複。 臺下雅雀無聲。 二十四位學員你看我,我看你,注意力都放到了自己的周圍,卻沒人有勇氣看向舞臺方向。 見此場景,李安覺得自己可能把孩子們嚇到了。 想了想他決定換個角度。 “剛才這位同學說她每天練一個小時的音階,一個小時練習曲,兩個小時的樂曲。” “針對藝考,這個練習時間分配沒什麼大問題。” “和她的練琴方法差不多的同學舉手。” 這次臺下超過半數的學生都舉起了手。 “很好。” “大家為什麼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這樣一種練習方式。” “因為它看似非常合理,雨露均霑,根據不同的練習模組分配不同的練習時間。” “但是我想告訴各位,不要為了計劃而計劃,不要為了練習而練習。” “以音階為例。” “這可以說是鋼琴演奏裡面最基礎最重要的技術了。” “音階跑動。” 李安在鋼琴前彈了三遍c大調雙手同向音階。 彈完他說,“大家應該都聽得很清楚,同樣的速度,第二遍比第一遍更清晰,第三遍比第二遍更靈活。” “那麼我們在練習音階的時候需要帶著哪些思考呢,比如,我該如何讓音階彈得更清晰,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我們要如何透過練習音階來解決手指獨立性的問題。” “這裡我強調一下,關於手指獨立性的練習方法和作品有許許多多,但是大部分都不如認真練習音階來的有效。” “請問各位的四指問題解決了嗎?” 臺下笑。 “再比如,當我們解決了一個階段的手指獨立問題,我們想讓整段音階聽起來更流暢,那麼就得說到轉指和手腕的扭動了。” 講到這裡,李安忽然意識到,關於如何練音階這個話題,簡直可以拿出來當成一個專題來講。 只是鑑於時間關係,他不能再往下展開了。 “大家不妨順著這個思路,回想一下自己那一個小時的音階是怎麼練的,練的時候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練習思路,也就是所謂的——為什麼練?” “當我們明確自己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時,最後才是選擇適合的練習方法。” “音階也好,琶音也好,練習曲樂曲也好,都是如此。” “學習鋼琴就是這樣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希望各位提高練琴效率,距離下一次藝考只剩下十一個月不到。” “留給大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各位加油。” 譁—— 臺下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不少學生終於意識到自己之前一直在一種思維誤區中進行練習,總想著只要自己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練習,最後就一定能把所要聯絡的內容彈好。 聽完李老師的解答,這些學生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進步緩慢。 為什麼覺得明明昨天已經練好的部分,一覺醒來再彈,又像是又回到了前天。 原因找到了,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昨天練習的時候在想什麼。 聽完李老師示範的三遍音階,他們才知道什麼是一條好的音階,好的音階之間是怎麼區別的。 原來他們心中連一個好音階的定義都沒有,遺憾的是李老師只講到了音階練習部分。 可沒聽夠也沒辦法。 隨行陪同的家長們今天也算是真的長了見識,其中個別家長一開始還覺得自己孩子上臺就彈個十來分鐘就要收八百,是不是有點貴了。 嫌貴的家長們現在不這麼認為了,只聽只看這位李老師的示範講解,他們就感受到了物超所值。 同樣受益的不僅僅是學生和家長,還有一位慕名而來的年輕老師。 這位年輕的老師也姓李,叫李瑞,此刻正坐在第二排與周圍的人一同鼓著掌。 李瑞同樣畢業於音樂學院,因為藝考階段就認清了自己在鋼琴演奏上的天賦不足,所以最後選擇了音樂教育作為主專業,大學四年,深耕如何將鋼琴教學作為未來的湖口之技。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