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有掛的男人之:我的老師是神器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有掛的男人之:我的老師是神器,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一位鋼琴家曾大量彈奏過肖邦的練習曲,那麼他再去學習一首新的肖邦練習曲時,就會相對遊刃有餘。 主動了解其他作品,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存在於每部創意性作品中最根本的對比與聯絡。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洞察力。 為了能夠獲得這種洞察力,鋼琴家們決不能把自己的目光限制在單一的某一行樂譜之內。 李安不是鋼琴家,沒有練過幾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但這並不影響他把k466視為莫扎特全部作品的一部分。 沒有廣博的學識,無法真正意義上把該首作品至於某段歷史時期去考量,可他還有一點點知識。 至少他自認為對於五線譜,他還是精通的。 只是透過一下午的總譜研究,他收穫到的感悟雖不少,然而問題更多。 就拿第八小節、第十小節、第十二小節分別進入的圓號聲部、巴松聲部、雙簧管聲部。 三種管樂器以長音的方式先後首尾相接的出現,與絃樂組進行對話,這一過程中,他對照樂譜聽出了樂隊前奏不尋常的地方。 那些之前被他忽視的聲音如今躍然紙上一般,在他的視線裡無比清晰。 讓他初步建立起了一種框架的脈絡,音樂就是如此一點點向後延伸展開的。 這樣的收穫足夠讓他把自己當做框架中的一條分支融入進去。 帶著一種不再孤立的狀態,他用手機開啟內田大師的版本,然後邊聽前奏邊梳理樂隊各個聲部間的對位關係和發展動機,等到鋼琴部分即將進入的時候,他做準備,接著小心翼翼的按下他心目中那第一聲響。 帶著點憂鬱小情緒的音響出來的時間,與cd裡內田大師的第一個音完全重合。 儘管這同一時間下發出的兩個音有著各自不同的感覺,但必須得說它們都在音樂之中。 都是融入在音樂內的。 李安私以為這個開頭是他這一週來演奏的最後的一個開頭。 但是,僅僅是開頭。 因為隨著樂隊的繼續向前,他的腦力分析無法再跟上。 演奏的同時去聆聽七八種甚至更多的樂器發聲,他目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這就是他暴露出來的問題。 缺乏聽力經驗和分析經驗。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幾處,都是如此,一個感悟收穫後面跟著一群問題。 可以說是快樂並痛著。 快樂源於他認為,關於在k466第一樂章繼續精進的方法上,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 音樂不會騙人,有幾處演奏他感動到了自己,當然,也可能僅僅是自我感動。 痛源於自身能力不足。 如果他有秦勇那般對於各種樂器的熟識瞭解,想來有些問題也就是小問題了—— 只是,真的有那麼痛麼? 呵呵。 四號教室忽然響起一聲難以描述的笑聲。 當所有的矯情退卻,事實上的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老子再踏實,可也是實實在在有掛在身的人啊。 一聲騷氣的響指,李老師面前驀然出現了一張可愛的面板。 物品欄裡,塵封已久的《基礎西洋管絃樂法》依然散發著深藍色的光芒。 這件三級獎勵當時助他幫陳璇完成了魔女宅急便長笛八重奏的改編,順便還得到了陳璇的點點仰慕。 從決定研究總譜的時候,李安就在盤算這件事兒了。 並且在心底,他承認,是這件道具給了他做這件事的底氣。 李安曾經練習鋼琴協奏曲的時候也有考慮過研究樂隊總譜,但也僅僅是停留在考慮階段。 說到底,閱讀總譜這活本就是指揮的活,對於沒有系統學習過的人,它太過龐大與複雜。 並不是能看懂各種調號和譜號就可以讀總譜,其中玄妙的內容完全掩藏在音符的肌理之下。 連各聲部樂器都做不到詳盡瞭解,談何研究總譜。 李安用一下午的嘗試得出了這個結論。 研究總譜必須要建立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才會有真正的效果。 或許天才都不能除外。 開啟管絃樂法,三個目錄下的每一種樂器科目的名稱邊框都閃著淡淡的白光。 接下來李老師只用花費教學點一一進行解鎖就可以了。 哎。 輕嘆著,他掃了眼教學點。 493。 這是他幾個月來的全部心血。 每一點背後都象徵著孩子們的進步過程,其中不僅有歡笑,大概還有賭氣。 學琴的過程並非總是快樂的。 李安從魏三碗家揹著總譜出門那一刻,眼前這一幕他就料到了。 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相信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按照計劃分批次掌握以上內容。 可時間不等人,此刻他必須要藉助眼前的便利條件來驗證自己究竟能不能在報名截止前看到這首作品的曙光。 目光落在絃樂組目錄下,定格位置的小提琴銅色標記上,接著系統提示響起。 “是否花費五十教學點解鎖初級小提琴樂法?”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