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旅途記事二十四:“終極規則,戰術的排布”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旅途記事二十四:“終極規則,戰術的排布”,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康坐到鋼琴前彈了幾個音。 琴聲的響起讓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緊繃。 —— 第三輪遊戲,合作大挑戰。 遊戲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練耳測試。 由宋康分別演奏單音、雙音、和絃,每隊最多可派出一至兩人參與作答。 作答方式為手寫,需要寫出單音音高、音程性質、和絃性質以及轉位。 一共十五道題目,每道題目演奏兩次,每題一分。 參與選手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交卷,由裁判打分。 分數最高者獲得優先開啟第二環節的資格——水上滾筒。 水上滾筒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圓柱充氣體,本輪遊戲所使用的滾筒長2.5米,內徑1.8米,外徑2.3米,內有繩空拉點握把。 玩法為選手鑽進漂浮狀態下的滾筒內,透過身體控制使滾筒在水面上向前滾動。 本輪參與選手不得多於五人,出發順序由一輪聽音測試成績決定。 率先抵達目的地的隊伍優先獲得開啟第三環節的資格——五十米游泳競賽。 本環節每隊至多可派出兩名選手參與。 第一抵達終點的隊伍將獲得第三輪的遊戲勝利,獲得四十五分。 第二抵達隊伍獲得三十五分。 第三抵達隊伍獲得三十分。 第四抵達隊伍獲得二十五分。 第五抵達隊伍獲得二十分。 第六抵達隊伍獲得十五分。 最後加上前兩項遊戲的得分,總分最高的隊伍將獲得首屆吉格鋼琴夏令營破冰遊戲的第一名隊伍的榮譽! 大螢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六組的分數排名。 二組莫扎特小隊:61分 一組巴赫小隊:52分 五組貝多芬小隊:49分 四組海頓小隊:44分 十拿九穩亨德爾小隊:41分 三組舒伯特小隊:29分 從目前的排名來看,除了三組舒伯特小隊,其他每組都有獲得第一名的理論存在。 但留給孩子們的時間,也同樣不多了。 - 主持人袁小魚公佈完三輪遊戲規則,宋康故意走到鋼琴前彈了幾下,像是為營造一種緊張氣氛。 五組孩子各自商討起來。 首先每隊要選出參加第一棒聽音測試的人選。 每一個孩子都參加過樂理考級,樂理考級裡面會考到聽音,換句話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聽音經驗。 但是有經驗不意味聽得好,聽得快,最關鍵的——聽得準。 無論專業的音樂學習者還是業餘愛好學習者,聽音都是樂理小三門中最難的存在。 它沒有樂理的文字解析,沒有視唱中音符之間搭橋的演唱過程,它只給你一個標準音,然後給出題目,題目可以是一個音,可以是兩個音三個音甚至是四個音同時響起,讓你直接說出這些音的音樂含義。 以上是本輪的聽音測試內容,還好,要求中並沒有要求大家聽出和絃中每個音在鋼琴上的具體位置。 如果加入這一要求,那難度直接上升到天堂。 沒有受過長期專業訓練的人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除了極少數具有絕對音感的人。 可即便如此,一聽到要聽音程和和絃性質,多數孩子的第一反應還是非常恐懼。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聽音有多麼難。 巴赫小隊: 盧瀚文直接向苗恆瑞攤牌:“我聽音不太行。” 緊接著。 “我也不行。” “我標準音都聽不出來。” “你們來吧,我可以游泳,我學過一年游泳,遊得還可以。” 苗恆瑞看向小北。 小北忙移開目光。 盧瀚文心目中的第一人選是苗恆瑞,因為他知道苗恆瑞的鋼琴彈得非常好。 片刻,“苗恆瑞你來聽音吧。” 苗恆瑞:“好,我來聽音,劉篤毅你負責游泳,剩下的人踩滾筒。” 一瞬,每個人的精氣神都被調動起來。 盧瀚文打氣道:“大家加油,我們已經離第一名很近了。” 眾人點頭:“嗯!” 他們目前只比第一名差9分,換句話說,只要他們能拿到這一輪的第一,就直接能鎖定最後的勝利。 感受著大家對第一名的渴望,苗恆瑞心裡不由嘆了口氣,其實第幾名對他來說真的不重要。 可既然被大家選為隊長,他也不得不負起這個責任。 其實他的耳朵一般,別看他這次輕鬆透過了華院附中的專業考試,但是聽音是他的弱項。 就算在老家,他的耳朵比周圍大多數人都強出一大截,可在此刻,現場至少有兩個人比自己的耳朵強。 一個是二組肯定是劉子謙。 兩個人實際上已經在附中的考場上交過一次手,劉子謙耳朵非常厲害。 另一個他覺得馬昊,上午聽完小胖子的革命,他就覺得這個年齡比他們小點的小學弟特別靈, 其他組會派出哪些人來聽音他目前不清楚,但是二組和三組一定會派出這兩位。 不過三組的初試成績低,已經沒有任何機會,現在他們最大的對手就是二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