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旅途記事四:“最重要的一句,2/1給你”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旅途記事四:“最重要的一句,2/1給你”,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譜究竟是讀什麼。 —— 沒過一會兒,一位賣特產的推銷員推著小車經過第三隔間。 “天山藍莓李果。” 見一夥孩子坐在這裡,推銷員剛準備停下推銷一番,結果被徐麗禮貌地請開了。 “抱歉,老師在上課。” 孩子們當然注意到這一幕,隔間一陣小小騷動。 “讀譜要專心。”季洋大師姐友情提醒,“我們在上課。” 孩子們連忙收回注意力。 讀譜究竟是讀什麼。 李安在一次排練結束後向方永波請教了這個問題。 當時方永波借用了林郎的老師,國際著名音樂家巴倫博的回答: 指揮讀譜的過程正好與作曲家的創作過程相反,作曲家可能有了一個樂思,可能那只是一個片段,然後把它擴充套件。 無論那是靈感、知識或直覺,他都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將它變成一首完整的音樂。 而當一個指揮初次接觸到一首音樂時,他並不會去注意細節,他必須在心中將樂曲依照作曲的方式重新組合一遍,然後再尋求細節。 - 李安當時被這個答案觸發了一些靈感。 他覺得不只是指揮,作為一名演奏者,也應該具備這樣的讀譜意識。 他認為這是一種科學的讀譜手段。 雖然他教孩子們讀譜要從調號、節拍、速度等問題開始,看似是一套具有完整規律的讀譜方法,但實際上李安在拿到一首新譜子的時候偶爾並不會按部就班。 他有時喜歡被音符本身所帶來的聽覺體驗所引領,然後讓音樂帶著他往前走。 或許這也是他和莫扎特音樂有著高度“默契”的根本原因,莫扎特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時確實是無需過多贅述。 可莫扎特是唯一的。 若是按照解讀莫扎特那般解讀貝多芬,李安至少需要再多一個月的時間去準備紅樓音樂會。 大多數作曲家的作品還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去解讀,完成一二三部,尤其是越複雜的曲子,越需要如此。 李安結束和方永波的交談之後,回去的路上這麼提醒自己。 然而那個時候他並未有太多實際的感觸。 因為截止到那之前,他還沒有真的遇到解讀不通的譜面。 是勃二的當頭一棒。 各種複雜的音符和多變的節奏以及跳躍的力度關係都是他前所未聞的新組合。 從各種角度迎男而上,最終均以失敗告終,他決定回到原點重新開始。 昨晚他睡了個好覺,連日來過山車般的心情也已平復,在這樣一種愜意的環境下,他決定再做嘗試。 他可不能指望自己在一竅不通的情況下去聽陳燕秋和老查理告訴他什麼,哪怕對方二人到時願意慷慨相助。 音樂這事,終究還得靠自己領悟,旁人頂多可以用經驗幫你開啟一點思路。 讀譜是愉快的事情,就像一場精神漫遊,這麼美妙的事情,他怎麼能不帶著孩子們一起。 李安端著譜,品著茶,翻開又一頁前,抬頭看了一眼,“季洋你坐過來。” 他發現五個孩子擠到一起好像確實有點不方便拿譜。 小季應聲來到李安旁邊坐下,往老師的譜子上看了一眼,頓時一陣眼暈。 滿頁全是大和絃和各種臨時變音記號,要不要這麼誇張! 她想問問老師這是什麼譜,但沒吭聲,她知道自己一吭聲會打斷此刻的安靜氣氛。 季洋看月光奏鳴曲,小北看夢幻曲,馬可看維瓦爾第,王小虎也看維瓦爾第,小車看肖邦圓舞曲。 每個孩子都能做到把自己手中的譜背下來了,所以看了一會便不知道還要看什麼。 小車已經一隻手在腿上彈了起來。 又十分鐘後,李安準備翻下一頁,再次抬頭,笑問:“都看不進去了?” 孩子們聞言間注意力一下都到了老師這邊,一個個支支吾吾都沒說是,但露出的表情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李安看了眼表,“我佈置個小任務,找出你們認為最重要的句子,下節課咱們分析音樂的時候你們要自己講講你們找到的句子,然後告訴大家你為什麼認為這個句子最重要。” “還有十分鐘,繼續。” 帶著任務,孩子們顯然在接下來的讀譜過程中找到了一些樂趣。 就像做遊戲。 重新端起譜子,每個孩子都開始思考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試圖從一個角度來發覺一些不同於之前所瞭解的譜面。 這麼多句子,究竟哪條是重要的句子? 或者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句子呢? 過了一會,每個孩子都有了一些想法。 小北覺得應該是能夠體現曲子特點的句子。 馬可覺得是曲子裡不可或缺的句子。 王小虎覺得是最後一句,因為音樂無論從哪開始,都要走向最後的結束。 小車有點頭大,她覺得每個句子都是最重要的,她在想是不是自己沒有理解老師的意思。 最重要的句子? 小車心裡喃喃著,想如果是唯一的話,她目光落在了她最喜歡的一句,可能這句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