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一名指揮,和他的首席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章 一名指揮,和他的首席,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李安睡著沒多久,林清風駕車從蓉城音樂廳停車場駛出。 乘著夜色,黑色轎車向著市南方向開去。 後座方永波靠著椅背,揉著太陽穴,像是在閉目養神,“清風,都交代好了嗎?” “交代好了,”林清風沉穩地握著方向盤,望著後視鏡輕聲關心道,“波哥你睡會吧。” 再沒聽到身後傳來聲音,林清風將車速放緩。 二十五分鐘後,車子緩緩停在一棟豪華小區前。 林清風拿出手機分別發了兩條資訊,接著放下手機安靜地等待起來。 大約又過了二十分鐘,身後傳來半睡半醒的沙啞嗓音,“幾點了?” “11點27,”林清風遞給方永波一瓶水,“波哥。” “嗯。”方永波起身接過水灌了一口,這一覺睡得太頂用了,整個人舒服多了。 最近這一段時間他實在太忙,還好有林清風幫他分擔一部分。 忽然想到明天早晨的排練他還沒下通知,“明天早晨。” 林清風:“我已經通知了。” 方永波嗯了一聲,片刻,“明天上午你也休息一下,陪陪孩子,讓孔超去盯著吧。” 孔超,蓉愛的駐團指揮,也是方永波的助手。 林清風:“還是我去盯著吧,最近他們過於放鬆了。” 方永波:“聽我的。” 林清風:“嗯” 方永波:“還有五個月,不著急,不過你明天叮囑小齊他們幾個拿到譜儘快。” 林清風:“明白。” 見方永波要下車,林清風先一步下車幫方永波拉開車門。 林清風不抽菸,車上卻時常備著煙,接著拿出煙,給方永波點上。 方永波迎著風吸了一口,淡淡吐出,“清風,辛苦了。” 林清風搖搖頭,沒說什麼。 方永波:“也就怪了,這幫小子還就真怕你。” 林清風:“您這兩年和藹多了。” 方永波:“可他們還是覺得我太嚴肅了。” 林清風:“小孩長大也還是會怕家長的。” 方永波失笑:“咱們來了之後換了多少老人了?” 林清風:“十八個。” 方永波:“十八個,我都快蓉城業界的全民公敵了。” 林清風沒吭聲。 方永波:“說。” 林清風:“我覺得還不夠。” 方永波一愣,大笑起來,“你啊。” 林清風:“各部之間的問題依然很多。” 方永波:“但是眼下已經不能再動了。” 林清風:“我懂。” 方永波:“你幫我盯著點劉瑞和趙琪,他倆最近和孔超走的有點近了。” 林清風:“明白。” - 十八時期中期,幾乎指揮的角色都是由樂隊中的一員在扮演,這個人通常被稱為樂隊首席Concert Master,也就是今天的第一小提琴。 換句話說,在那之前樂隊首席就是樂團的老大。 18世紀末,作曲家擔任指揮的情況開始頻繁出現,如今的許多大作,曾經的首演指揮都是由作曲家擔任的。 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新興資產階級興起,音樂推廣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面向公眾的音樂演出。 隨著演出數量增加,固定樂團也越來越多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即便樂團裡都是一流的演奏者,也不免因為人數眾多而產生分歧,甚至很多樂手會想著怎樣凸顯自我。 這時候,樂團就需要一個協同統籌的人,來保障最終的演出效果。 指揮這一職業也就應運而生。 發展到今天,如今指揮已是一個系統職業,在國外不同級別的指揮之間有著嚴格的分工及職稱,在國內分工相對不如國外那般嚴謹,但通常每個大團也只能有一個首席指揮,也叫音樂總監。 首席指揮,就是如今樂團當之無愧的老大。 首席指揮之下,還有駐團指揮,助理指揮,視團情況,有時一人肩負多職。 但是無論有多少指揮,首席指揮之下,樂團首席,也就是第一小提,依然還是樂團裡的隱藏boss,手握大權。 在相當一部分樂團裡,第一小提的地位絕不比首席任指揮以外的其他指揮低。 甚至說第一小提和駐團指揮可以達到平起平坐。 如今的樂團生存指南之一,一不得罪首席指揮,二得不得罪樂團經理,三就是不要得罪第一小提。 尤其是首席指揮一手帶出來的第一小提。 林清風是方永波在西交時代的部下了,方永波欣賞林清風在音樂上的才華,林清風敬佩方永波嚴謹的音樂態度。 兩個同在異鄉打拼的蓉城人,當年一見如故。 但那會兒方永波只是個駐團指揮,並沒有如今在蓉愛的地位,話語權不夠,林清風也只能坐在普通的樂手群裡。 後來方永波受邀上任深交,方永波問林清風要不要走,林清風二話沒說。 來到深交,在方永波的權力運作下,林清風坐到了第二首席,林清風也沒有讓方永波失望,頂著各界壓力,用半年的時間便坐穩了第二首席的位置。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