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無法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無法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思什麼呢? 反思周圍的人是怎麼失敗的,從他人的失敗經驗中提前吸取教訓。 開培訓機構多簡單啊,有個證,有個場地,有幾個老師就能營業了,實施環節無外乎招生、銷售、教學、服務,四個關鍵詞。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學生也招上了,課也賣出去了,老師們的課堂也有聲有色,後期家長維護也始終沒有落下,可為什麼幹著幹著,就幹下去了? 有的投資人吐槽當初選址位置太差。 有的校長吐槽老師流動性太大。 有的管理者吐槽後期維護只出不進效果甚微。 有人乾脆直接吐槽大環境下的壓力所迫。 等等,這些經營者背後的痛點,都是李安反思的內容。 “為什麼我經營四年了,沒見到錢不說,每年還要追加投資?” “為什麼我今年比去年多招了100名學生,結果年低一結算,還不如去年掙得多。” “為什麼我當初要投資藝術培訓行業?” “為什麼我們有專業的老師,專業的教輔裝置,卻幹不過游擊隊?” 比比皆是的失敗案例讓人痛心疾首,李安設想如果自己也失敗了,原因大概不過也就是以上的某一種或某幾種。 但是他很少聽聞有失敗者認為是自己的課程體系不完善而導致最終的無維持長期盈利經營。 好像每個失敗者都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外部原因。 位置差,不利於招生。 師資流動性大,不利於持續穩定發展。 後期維護效果差。 再碰上個朝令夕改,這活簡直沒法幹了。 好像在這些人的眼裡,從他們的產品——課程中——找不出任何問題。 所以這些人的失敗在李安看來是遲早的,李安雖沒做過生意,但他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至少在藝術培訓這個行業裡,如何給學生上課,才是賣點。 所有的一切管理制度售後都可以複製,但唯獨上課這一環節無法複製。 無法複製的才是稀缺的,稀缺的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 不然為什麼某些大學老師私下開設的藝考培訓機構管理爛,教學環境差,師資也是參差不齊,可為什麼每年都能源源不斷地自己個兒往進湧呢。 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關於藝考李安還沒有想那麼遠,水太深,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他目前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各類少兒藝術培訓機構。 而如今市面上99%的藝術培訓機構都把課程定位在考級這兩個字上,能理解,家長們認這個。 無論家長的目的是什麼,他們都認這個。 就像給孩子輔導數語外,有分數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那送孩子學個鋼琴跳舞,得有等級衡量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吧。 今天再問李安考級重不重要,李安得說重要,很重要。 小北的媽媽曾因考級的問題和他發生過一些不愉快,雖然北媽的出發點倒不是為了那一張證書所能帶來的某些升學便利,事實上也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便利。 但北媽還是堅持希望讓小北拿到考級證書,為了給孩子留下點回憶經歷。 不對比前後者的輕重,至少說明在北媽的心裡,一本考級證書是具有承載意義的。 再說老車,老車比起北媽,妥妥一個粗人,文化程度初中畢業,對於孩子小學前半階段的學習基本處於無時間精力管理,放養式教育。 可小車哪一年的考級都沒有被落下,一次酒後李安問老車,老車說讓考唄,學都學了。 李安所帶過的所有孩子裡,只有馬可的爸爸沒有明確表示過想讓孩子考級,但是馬可爸爸是這麼對李安說的,‘李老師您定就行,如果他需要考,就讓他考。’ 那到底需不需要呢? 李安一直痛恨的不是考級,他痛恨的是因為考級導致家長和老師在一些孩子的學習進度上發生矛盾。 並且多數時候這種矛盾是家長一方帶來的。 一次在辦公室,林鵬飛給大夥講了一個笑話,說一個孩子剛考完五級,家長就問他明年能不能考八級,大飛哥當時差點暴走,但還得賠著笑臉。 因為這位家長掏錢痛快,於是就很委婉地說了一句,有點勉強。 家長一聽,既然八級有點勉強,那就七級吧。 飛哥怎麼也沒想到就是因為他給這個孩子開了後門,其他家長也紛紛效仿來找他。 飛哥有飛哥的難處,就在第一個家長那,飛哥也沒辦法,家長掏錢痛快,走人也痛快,你這不行,那我換一家。 滿大街不都是三五年包十級嗎?你是留學生又怎麼樣,我孩子以後又不走這條路。 風氣就是這麼被帶出來的,行業競爭壓力大,大到許多機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搞噱頭,打價格戰,生源逼搶。 這就是李安即將面對的競爭對手們。 手段也可以複製,但核心競爭力是無法複製的。 考級,必須考。 如果一個影片能夠考兩種測評,一個國內的,一個國外的,只用再支付相同或更低的價格,聽起來是不是就有點不一樣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