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旅途記事三十八:“晨間教堂的聽與演,小孩子才不化妝”,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晨光下的諾頓莊園一片靜謐,彷彿時光就靜止在這裡。 孩子們還在溫柔地夢鄉,老查理已經拄著柺杖從酒店大門走出,正沿著鵝卵石小路穿過磨坊。 和過去每一天一樣,老爺子需要在禱告中開啟新的一天。 忽然,一陣若隱若現的鋼琴聲從教堂方向傳來。 老爺子耳朵豎起,腳下並沒有加快,繼續朝著教堂的方向緩緩走去。 越走越近,鋼琴的聲音也越來越清晰。 走近教堂門口,他看見舞臺鋼琴前坐著一名年輕人。 從年輕人的演奏儀態來看,對方此刻正沉浸在音樂當中。 美妙的義大利協奏曲,昨天晚上他剛剛演奏過的曲目。 生怕打擾到演奏中的年輕人,老查理收起柺杖輕輕一步到最後一拍左手坐了下來。 放下柺杖,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鋼琴前的年輕人。 身體技能隨著歲月的衰退,他已經不能看清鍵盤上的那雙手。 儘管只憑耳朵,他就足以看清鍵盤上此刻正在發生什麼。 可儘管如此,他還是想親眼近距離看看這名年輕人的觸鍵。 這是一雙怎樣的手? 老爺子一生見過各種各樣的鋼琴演奏者,見過成千上萬雙在鋼琴上演奏的手。 其中有手指力量強大到讓他歎為觀止的手,有將控鍵發展到極致的手。 他一時間分不清這雙正在巴赫的手是前者還是後者。 從鋼琴前模糊的肢體動作來看,對方的演奏狀態是極為放鬆的。 他初步判斷對方的指尖一定受過特殊訓練。 那種一瞬間可以穿透風暴的爆發力需要調動全身,而對方完成得很輕鬆。 顆粒感間不失鬆弛的發音狀態也能印證這一點。 而細膩度漸強和減弱又極具彰顯了對方對於控鍵的掌握。 他覺得這名年輕人的指尖有著二合一的演奏功能。 一種非常難的技術共存。 但是。 過於強調指尖可不是演奏巴洛克時期作品的好方法。 雖然這可以讓連奏斷奏在清晰的不斷變化中呈現出作品的特色,但是過了頭的力量會打斷作品需要的連貫呼吸感。 要知道巴洛克時期的撥絃古鋼琴只能用手指彈奏的壓力稍稍改變聲音的力量,它無法彈奏出像現代鋼琴一樣的漸強漸弱變化。 所以到達一定階段之後,再演奏巴洛克時期的作品,需要採取一個穩定適中的力量,強弱之間的過渡要儘可能避免漸進式。 一句強,一句弱,強弱之間要做到分明,這種階梯式的轉換需要直接明瞭,不然就會出現向著浪漫主義演奏手法傾斜的趨向。 當然,隨著鋼琴功能的發展,如今在一些鋼琴教學法中,包括一些演奏家的表演中,在巴赫作品中運用漸強與漸弱已經屢見不鮮。 但是在老查理看來,這種做法有值得探究的一面,也需要警惕。 風格代表時期,是音樂與文化與世俗的相互交融下產生的結晶,演奏古典音樂,也是在演奏歷史。 演奏者需要保持這樣一種警醒。 巴赫之所以是巴赫,在老查裡的眼中,巴赫的偉大之處在於巴赫在當時既不是革命派,也不是偶像,他只是運用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傳統,使之音樂產生了全新的意義。 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學生,演奏中創造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要遵循這個世界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執行法則,然後在一個句子裡找到隱藏其中的發展可能性。 很顯然,此刻耳邊的音樂在老查理聽來越發華麗,也越發空洞,就像一隻迷失在森林裡的小鹿,但是他依然地說這是一雙有智慧的雙手。 細枝末節處,偶爾總會跳出一句充滿美學想象的樂句處理,讓人忍不住讚歎。 一名還不錯的演奏者。 做完禱告,老查理輕輕起身拿著柺棍離去。 剛走出門外,身後的琴聲忽然變得無比熟悉地左手。 他詫異地停下腳步。 音樂再傳到它的耳邊,像是鳥兒有了飛行的反向。 - 舞臺上,音樂來到第三樂章,李安乾脆放棄了。 抬手落指間,他解開了枷鎖,不再去回想查理老爺子昨天晚上的演奏。 真的模仿不來,那種遮蔽一切的氣韻,表現力,還有情感目標,太複雜了,他越模仿越不會彈了。 義大利協奏曲他以前彈過,也背過,但那時他只是覺得單純地覺得這首作品很好聽。 昨晚聽完老爺子的演奏,再加上X老闆視角下的解讀,他對於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與認識。 不然他也不會睡到一半就跑出來。 他迫不及待地想在鋼琴上試一試。 可試過之後他才更加能體會到老爺子對巴赫作品的深通之處,彈得太好了。 一氣呵成地奏完最後一個樂章,李安收手在空蕩蕩的舞臺上轉了一圈。 嘿咻嘿呦做了幾個弓箭步,又做了幾個轉體運動,還比劃著打高遠球的動作拉了拉身體,還空揮了幾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