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千古女皇(十九),珠玉在側,秋水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也是瞠目結舌,母親從前聽到這些事情,好歹要有人證物證,而如今已經是到了不需要人贓並獲,只需要別人張嘴閉嘴,就能將兩個媳婦悄無聲息地解決。

其實很多事情,聽得多了,也就自然沒有了任何感覺。只是如今也是身為母親的李宸,一想到四兄的那幾個孩子,就不免覺得心酸,可那又能怎麼辦呢?

生在帝王家,就註定了他們在陰謀詭計的腥風血雨中成長。

而且李宸聽說早幾日的時候,朝廷裡的大臣又開始跟母親重提要立儲君的事情。

李宸看著如今已經一派沉穩的宋璟,臉上帶著微微的笑容,“聽說是狄國老跟母親說,國不可無儲君,眼下是該要立太子的時候了。”

宋璟乾脆將手中的筆擱下,也脫靴上了榻,將公主一把撈了過去,“怎麼?你又有想法?”

宋璟心中也清楚,立太子一事,事關李氏江山,李宸不可能沒想法。

李宸笑著將手中的冊子往旁邊一放,將頭枕在他的肩膀,“如今能有什麼想法,若是狄國老提出,那他定然是不希望母親立武家的人為太子的。”

“你對這些事情倒是胸有成竹。”宋璟笑道,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如今朝廷中很多人,包括他自己本人,之所以願意效忠武則天,除了她的上位能給他們並非勳貴出身之人一個更好的平臺之外,不也是因為她的身份是先帝李治的妻子,是李家的媳婦嗎?

文武百官,除了跟武家那些人勾結的人之外,誰心中都認為即便當今聖人該國號周,可天下,依舊是當初高祖太宗高宗皇帝的天下。

當今聖人武則天,為武家祖先立廟,可也依然供奉李家的高祖太宗高宗。

即便是武則天,也無法否認如今她坐的帝位,她享有的萬里江山,是自李家先祖那裡繼承而來。

可就算是這樣,李宸也沒辦法忘記一年前母親在嵩山封禪,當時的亞獻可不是皇嗣李旦,而是她的侄兒武承嗣。李宸覺得如今朝廷中許多立場不堅定的大臣跟武承嗣這些人相互勾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嵩山封禪。

嵩山封禪,亞獻不是皇嗣李旦,反而是武承嗣。

這意味著聖人武則天在後面的繼承人問題上,偏向武家人,而不是李家人。

可對武則天的這些事情,國老狄仁傑卻有話說,至少狄國老認為聖人的這些舉動,十分不妥。首先,皇嗣是聖人的親骨肉,侄兒能比親兒子還親嗎?再說了,當初先帝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為的不就是希望日後他的子孫有一份家業嗎?如今聖人在儲君之事上如此做法,怎麼對得起先帝他們?

後來事情怎麼樣李宸不清楚,據說狄仁傑和武則天不歡而散。

但是武則天向來都十分敬重,狄仁傑也說得在情在理,武則天氣歸氣,倒是沒有為難他,而且還起用了狄仁傑推薦的婁師德。

李宸想象了一下狄仁傑和母親不歡而散的場景,隨即跟宋璟說道:“武承嗣也好,武三思也也罷,算是個什麼東西,竟也敢來打這些主意。武承嗣那個死傢伙,我早晚得折騰他一頓狠的!”

說起武承嗣,李宸就覺得生氣,無奈如今武則天對武承嗣和武三思這兩個小人袒護得很,就連她養的兩個小情人張氏兄弟,也跟武氏兄弟沆瀣一氣。

如果武則天要將武承嗣立為太子,並不是沒有人贊成,那些都是收了武氏兄弟的蝦兵蟹將,跟德高望重的狄仁傑這些人比起來,簡直不值得一提。武承嗣大概是知道了狄仁傑這些人主張要立李旦為太子,他暗中就使人寫了一封告密信給武則天,說皇嗣如今正打算造反呢。武則天這些年來風聲鶴唳,最討厭聽到有人造反,看到告密信,也沒有核實是否真有此事,直接就將事情交給了吉頊去處理。

吉頊是武則天用了多年的酷吏,李旦到了他手裡,能有什麼結果?

李宸得知此事時,心中是恨死了母親。李旦被她軟禁在後宮之中,妃子被母親殺了不敢吱聲,他的孩子沒有了母親還要裝作若無其事,那時候的李隆基,不過也就七歲而已,而從前跟李旦有過交往的大臣,盡數被處死,就這樣,別人誣告他造反,母親居然還相信了。

李宸正心急如焚打算進宮的時候,忽然上官婉兒又暗中送了信來,說皇嗣之危已經解除,鬧了半天,竟然是吉頊要對李旦用刑的時候,忽然一個被少年樂工所救,那個樂工父親從前是附屬國的一個首領,後來投降了大唐,少年進宮當了樂工。大概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些陣仗,少年心性單純又一腔血氣,聽吉頊說李旦造反,一下子就急了,在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