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翻手為雲(五),珠玉在側,秋水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悟雲迎著李敬業的視線,微微笑了笑,話中有話:“既然求而不得,何必強求?將軍胸有溝壑,倘若走出迷局,定然海闊天空。”
如果悟雲大師這番話是對宋璟說的,那麼即使宋璟心有不贊同,也會跟大師客客氣氣的,將一番拒絕的話也會說得春風化雨。誰都曉得,駙馬並非是對誰都是一根棒槌,他對這些出家之人,向來敬重。可惜大師如今對上的是將軍不是駙馬。
將軍大概是從小便在長安貴族圈中長大,這些方士和貴族女子之間的風流韻事時有耳聞。尤其是當年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事情人盡皆知,後來辯機和尚被太宗腰斬,而高陽公主因此對父親懷恨在心,即便是父親太宗駕崩的時候,都沒有流一滴眼淚。就算李敬業沒有生在那個時候,但這也算是在他幼時聽得最多的貴族醜聞之一了,因此在將軍看來,所謂的感業寺也好,靈隱寺也罷,那金燦燦的招牌不過只是一層遮醜布罷了,因此他對悟雲大師也沒什麼好感。
於是將軍冷瞥了大師一眼,淡聲說道:“不勞大師費心。”
大師好脾氣,聽了將軍的冷言冷語,依舊還是一點火氣也沒有,“將軍此番前去討伐吐蕃,前途兇險,可有什麼話想要交代,和尚雖然不才,但若將軍需要我為您奔走,在所不辭。”
李敬業這回倒是有些詫異了,天子腳下,聖人信奉的是三清,皇后殿下卻是對佛祖更加信賴,靈隱寺名聲雖不如感業寺,但進來幾年也名聲鵲起。感業寺因為當年的皇后殿下曾在那裡待過,皇后殿下感念師太當年的照顧之恩,而靈隱寺最近幾年好似是因為方丈氣質太出塵,惹來了不少女香客。
李將軍覺得自己也不能心思齷齪到隨便懷疑大師如何,但他好端端的一個靈隱寺方丈,怎麼忽然就這麼好心要替他奔走?
別說什麼佛祖慈悲,世上多苦多難的人多了去,也沒見佛祖去渡他們。
悟雲迎著李敬業探究的視線,十分淡定,雙手合十地說道:“阿彌陀佛,和尚早些年在各地遊歷,也識得一些江湖朋友。”
李敬業沉吟了半晌,然後想明白了。這個看著不食人間煙火的和尚也是永昌公主的人,她到底是隱藏了多少事情不為外人道?
而此時悟雲又適時說道:“公主說,不論將軍如何決定,外出打仗便是為了保家衛國,靈隱寺理當為將軍開啟方便之門。”
李敬業有些複雜地笑了笑,說道:“敬業感謝公主賞識,可公主的心很大。”
悟雲微微一笑,將世外高人的範兒端了起來,“男兒志在四方,即便是和尚一個出家之人,也想為這天下蒼生奔走,將軍有心要做一番事業,何必拘泥於世俗?”
大師身在佛門,心懷慈悲,開口閉口都是天下蒼生。可在李宸這裡,她何曾有要將自己擺到這樣一個高度的想法,對她來說,扯這些有的沒的蒼生大義,過於虛無了。可這些話對李敬業這些從小就接受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來說,就特別受用。
大概是李敬業這些年來的成就都是李宸在背後推波助瀾,在他心中,李宸的地位與旁人分外不同。
生為男兒,他還是一名武將,又怎會沒有徵戰沙場,安邦定國的志向?
他一直以來不願意娶妻,一則是自己會錯意,二則是他長年累月在邊關,長安城中只有一個阿妹,他總擔心未出嫁的阿妹在英國公府會受委屈,因此也沒有成家的念頭。
等到明白自己真正心意的時候,倒也是在李宸出降之後。若是他早些認清自己的心意,倒是還有可能爭取的。
事到如今一場空,只能說天意弄人,半天也怨不得旁人。
和尚一句何必拘泥於世俗,說這句話到底有什麼用,其實半點沒有。
只是此時的李敬業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而悟雲的話很適時地給了他一個臺階。
可惜大師的臺階雖然遞上了,而且掛著天下蒼生這樣的大義之名也十分恰當,可無法說服將軍。因為若是掛著天下蒼生的名號,當今皇后殿下干政也並未對天下蒼生有什麼不好的舉動,,可將軍依然是從心底裡不贊同皇后殿下干政。
公主在將軍心中的地位是分外不同,將軍向來都是將公主視為一個需要他保護的人,因此一直以來力爭上游,不過是為了有朝一日,強大到可以將她納入身後,將她保護得滴水不漏。
至於公主想要取代她兄長這樣的事情,將軍初始得知時是十分震驚的,如今雖然震驚過了,但還是不能接受。
李敬業想:從公主這些年來不聲不響的部署來看,她比在長安的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