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有匪君子(四),珠玉在側,秋水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業另眼相看。誰知永昌在選駙馬一事上,顯然是從未將李敬業劃入她的考慮範圍。李賢從未見過宋璟,但他覺得在勳貴之後當中,只有李敬業一人拿出來是足以頂門立戶的,先入為主,他覺得無論那宋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都比不上李敬業。
而且說實話,當年李敬業初次出征,永昌連人家的阿妹都接進宮裡來。雖然大夥兒都覺得是永昌特別喜歡那長相乖巧可愛的小娘子,可顯然也是為了讓出徵打仗的李敬業放心吧?
李賢自認是比較瞭解李宸的,李敬業的仕途如今這麼順利,絕對是有李宸推波助瀾。
好不容易將一個長相俊俏的小郎君培養成足以頂門立戶的將軍之後,她就一腳將人家踹開了?
李賢怎麼想都覺得這事十分莫名其妙,莫非是那個宋璟當真是像永昌跟父親說的那般,長得十分好看?
永昌是看上了宋璟的男色?
李敬業竟然是因為男色不如宋璟,所以被三振出局?
李賢嘆息,“永昌,你到底在想什麼?”
李宸皺了皺眉,不答反問:“二兄問我在想什麼,永昌也想問二兄,到底是在想什麼?母親前腳才去感業寺,二兄後腳便到郊外去打獵,不嫌太扎眼了麼?”
李賢愣住,側頭看向李宸。
十五歲的少女,臉上其實尚未完全張開,但已經出落得相當雅緻。太平長相隨母親,可李宸除了那雙眉毛酷像母親之外,其餘的都是既不像父親,也不像母親,她長得十分好,要具體分開說眼睛鼻子哪個好,又說不上來,可就是長得好,氣質隨父親多一點,清貴淡雅。
此刻她抿著唇,臉上沒有笑容,語氣帶著幾分譏諷。
李宸大概也察覺自己的語氣不對勁,卻無心掩飾。二兄是個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的人,他聰敏好學,《後漢書》那樣晦澀難懂的史書他都能作注,可在自律方面遠不如大阿兄;身體很棒,從不見他有什麼大病,政事上也很能舉一反三,處理事情乾淨利落從不婦人之仁,可仁德方面也不如大阿兄。
當年大阿兄為太子,父親當時風疾嚴重,一度生出要提前禪位的念頭,母親都不敢明著跟大阿兄鬥,也是有理由的。大阿兄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是十分為人稱道。並且他在朝野上下甚至大唐百姓心中,都十分受愛戴。
他不論與母親在政事上如何意見不合,母親明裡暗裡都不曾指責過大阿兄半句不孝。
哪像如今的二兄李賢,母親是天天變著法子指責他不孝。
國之儲君被母親指責不孝,會引人詬病的。
李宸覺得光從李賢和李弘的事情來看,她就忍不住佩服母親沉得住氣。最優秀的最能沉得住氣的兒子李弘都死了,一個沉不住氣又年少氣盛的李賢算得了什麼?
單是他沉不住氣這一點,縱使他有一身政治才華,早晚也是會倒黴的。
她如今除了是父親和母親最寵愛的小公主之外,並無其他任何的權力或者是勢力,她能做的,十分有限。
這回,輪到李賢苦笑了,“永昌,你懂什麼?”
九成宮趙道生之事,還有後來後宮中關於他身世的流言,其實都是這個被家人捧在手掌心的妹妹處理的。他明白永昌不論是說什麼做什麼,其實都是在為他謀劃前程。
可他心裡還是一點底都沒有。
大阿兄猝死,他當了儲君。可才當上太子,便傳出流言說他並非皇后殿下嫡出的兒子。這等流言,為何父親和母親都不出面處理?
李賢心裡不免有難堪有疑慮,他從小便沒有享受過被母親溺愛重視的感覺,一朝毫無防備地當上了太子,母親便處處針對他,先是送來《孝子傳》諷刺他不孝,接著更是直接書信訓斥,後來便是她所寵信的明崇儼天天放他壞水,生怕他有一日過得順心。
他和母親之間的爭鬥日益加劇,可父親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對母親的依賴也越來越明顯。李賢有時候覺得,如今的自己裝扮得像模像樣,好似真的是國之根本的太子,可萬一哪天父親一病不起,母親大權在握,他便被母親趕盡殺絕,好似泥地中的蚯蚓一般不堪。
如今父親忽然有了要打壓母親勢力的跡象,他一時高興,便忘形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