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復得
北有佳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二十二復得,[紅樓+系統]姐有藥,北有佳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計出來,說他們家老爺要見他們,才跟著過來的——這些有錢大戶,要買個丫頭,其實差幾歲也不礙著什麼,還有些老爺們,不就好這一口的麼。
這麼多年了,什麼沒有見過,越是這樣,越可能賣個大價錢。因著存了這份心思,他上來的時候,原本還頗有幾分期待來著。
誰知道,不過才出來一回,就遇到了這麼個事兒呢。
偏就有那麼巧,這是遇到了“苦主”了。
他一看情況不好,正想著反咬一口脫身,代鈺早就盯著他呢,原想著叫王嬤嬤幾個上去幫忙,沒留神薛家早派人攔住了他,吵吵嚷嚷說要去見官。
那柺子躺在地上,正要打滾撒潑,先給他們安一個“仗勢欺人、強搶民女”的罪名,聽說面前的是薛家的人,立刻就老實了。
薛家經商,三教九流都打過交道,讓人開口當然是再簡單不過。薛公抬手吩咐了幾個夥計,將那柺子帶到旁邊一問,他就什麼都說了。
原來這小姑娘果真是他四年前從姑蘇拐來的,還是正月十五看社火的時候“撿”到的。算算時間,可不就是甄家女兒失蹤的時候。
這個功夫,封氏早上上下下將那小姑娘看了個遍。甄士隱也早圍了過去,確定了是自家閨女英蓮,一時間悲喜交加,一家三口抱頭痛哭。
那英蓮先時懵懵懂懂的,在家裡又被那柺子打罵了一頓才帶出來,早就是嚇破了膽的。這會兒被已經不認識了的兩個人抱住,更是害怕得淚流不止。只是到底是血脈天性,總算是被封氏一番哽咽的溫言軟語勸住了。
問她時,只說昔年的事“已經不記得了”,又說那柺子要她說他是“親爹”,不然就要打她。
聽得這話,封氏少不得又要哭幾聲“我苦命的女兒”,那甄士隱便怒氣衝衝地要去跟那柺子理論。
還是薛公並幾個夥計見他已經有了些年歲,怕真撕扯起來反倒把他傷到,故此好說歹說把他勸住了。
雖然勸住了甄家人,但這事兒還是要處理的。
這種柺子單拐人家的年幼孩子,養大了販賣,傷天害理,著實可惡,不知道毀了多少人家,真是萬死都難辭其咎。那薛公見到在座女眷俱都是十分氣憤的模樣,也不待代鈺多言,便使人將那柺子捆了,扭送到衙門去。
甄士隱親自寫了訴狀,跟著同去,封氏拉著英蓮也需要安頓。代鈺想了想,便小聲同賈敏商量,預備放甄家人在這邊休整幾日。
賈敏心中也有此意,便即命代鈺修書一封,跟林如海打了個招呼,然後同甄家人暫別。
說是暫別,其實代鈺覺得,經過這麼一件事,甄士隱之後還肯不肯在林家做幕僚還是兩說了。畢竟他們丟了四五年的女兒才找回來,為了女兒怎麼也要重新打算打算的。跟原先夫妻二人兩個光棍的生活那可就是完全不同了。
那麼,還要不要繼續附在林家這裡生活,就要重新考慮了。
好在林如海也不是那種不知道變通的人,故此,代鈺在替賈敏向林如海寫信的時候,便就順便提了一句。
賈敏見了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心中卻不由得暗自心驚:她家玉兒這還不滿六歲的年紀,居然便能看得如此長遠,真是不可小看,說不了,將來真的有大造化也說不定。只是這個事兒,不好在信中多說,她便想著回頭到了京裡,要同自家老爺好生說道說道這個事兒了。
英蓮順利地被解救了下來,同家人團聚。代鈺同賈敏卻還是要帶著林家小弟繼續北上。
這一回因著甄家這個林家的幕僚也不在了,賈敏母子三人便顯得有些勢單力薄了。在徵得了賈敏的同意之後,薛家為了就近照應,令自家的船同林家的船並聯而行。賈敏感念薛家情誼,便常邀請寶釵母女來自家船中小坐。
代鈺作為林家嫡女當然也要負責應酬接待。一來二去的,跟薛姨媽和寶釵也就愈發熟悉了些。
薛姨媽同賈敏在閨中的時候便就認識,後來各自遠嫁,十多年未曾來往,倒是走得遠了些。這一回同去都中,一路上還要蒙薛公帶人護航照顧,賈敏心中很是感激,同薛姨媽的感情倒是更近了。
兩個太太在一處說體己話,代鈺便帶了寶釵回自己艙房玩耍。她年紀雖然小了寶釵兩三歲,但是芯子卻比寶釵大了不知道多少。故此很快地便就贏得了寶釵的“芳心”,被她視為極其要好的“知己”。
這個時候的寶釵年紀還小,思想也單純的多,雖然處事算得上是溫婉大方,但卻並沒有多重的心機。每日裡發愁的事情,不過就是父親的病和哥哥的胡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