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荷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嫡女楚晴,茗荷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手串外,還打算另鑲對金釵。
鑑於上次出門受驚不小,楚晴多少有些後怕,不想親自去銀樓,而是託了楚晟。
這期間楚家是風平浪靜而政局頗有點動盪,因天氣乾旱,今年的收成不好,韃靼人不說是顆粒無收,但糧草絕對不足以應對漫長的冬季,趁著現在兵馬還算強壯,彙集了好幾個部落的兵卒從寧夏關隘大舉入侵。
楊淮恩續任寧夏總兵時間不長,還沒完全收服軍心,再者他之前駐守福建,對付倭寇海盜有一套,可對付韃靼只有從書上看來的經驗。
韃靼人驍勇善戰,自喜鵲溝入關後一天之內擄掠了八個村子,所到之處糧食牲畜盡數搶走不說,還將青壯年村民全都殺死。
致使喜鵲溝一帶血流成河,家家飄白幡,戶戶有哭聲。
附近村民聞風喪膽,根本不考慮抵抗,連夜拖兒帶女地逃走了。韃靼士兵長驅直入如無人之境,不足十日便到達寧夏鎮。
寧夏駐兵三十萬,卻拿人數僅半數的韃靼士兵毫無辦法。
訊息傳到京都,順德皇帝氣得摔了摺子,當即下旨要砍了楊淮恩的狗頭,並責令兵部準備輜重戶部準備糧草,他要御駕親征。
文武百官豈肯讓他涉險,烏壓壓跪了一地,危急之下二皇子與三皇子共同領命,代父西征。
兩位皇子帶著糧草輜重浩浩蕩蕩地離開,最高興的莫過於四皇子,可以順理成章地代管兩位兄長負責的差事。
雖然只是代管,但也有足夠的機會在適當的位置上換上自己的心腹,以及拉攏得力的臣子。
兩位皇子離開不到一個月就傳來二皇子受傷的訊息,順德皇帝驚怒之下吐出一口血來,四皇子卻喜得差點笑出聲,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還是義憤填膺地說要親自出徵為兄長報仇。
順德皇帝已經有兩個兒子上戰場了,怎可能還讓四皇子去。
四皇子雖不能親自上陣殺敵,卻衣帶不解地在順德皇帝床前侍疾,而且將糧草督促得緊,隔三差五就往寧夏催運物資。雖然,不時仍有戰敗的訊息傳來,可二皇子的傷勢卻康復了。
寧夏的戰事並未影響京都人過年,這年春節依舊喜慶而熱鬧。剛過元宵節,承恩伯夫人親自上門,委婉地表達了希望方平與楚曈早點成親的心願。
老夫人想想也是,順德皇帝自從大殿吐血那天就沒上過早朝,雖然時不時也召見臣子,但精力明顯不如以前了。而且,楚曈就快十六了,該成親了。
兩家一商量,把婚期定在四月十八,就是楚晚成親後的一個月。
按理,楚曈的嫁妝是要明氏出頭準備的,明氏才不肯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將胡姨娘叫了過來,“公中定例,三姑娘的嫁妝按照兩千兩銀子來置辦,我身子不爽利,姨娘就多費點心,再者姨娘也知道三姑娘的喜好,想必置辦得更合心意。”
胡姨娘腦子裡頓時出現楚晚出閣時滿院子的樟木箱子,足足一百二十四抬,兩千兩銀子能置辦得了這些?
是欺負她不當家不知道府裡規矩嗎?
不由氣得俏臉通紅,“夫人說得這是哪年的例,上個月二姑娘出閣,瞧著可不止這個數兒。”
明氏淡淡一笑,“二丫頭是嫡女,嫡女出嫁,公中出四千兩,因為嫁得是王爺,公中額外添了四千兩。另外,老夫人貼了二千兩和兩間鋪子,二太太貼了二千兩外加一座田莊。”
胡姨娘哽了下,楚曈是庶女,又沒本事嫁到皇家,沒法跟楚晚比,可總得跟楚暖差不多吧,楚暖當初也有八十八抬的嫁妝。
明氏似是瞧出了胡姨娘的想法,“五姑娘跟二姑娘一樣都是兩千兩,但二叔格外有貼補,張姨娘私下攢了幾百兩銀子,而且那會兒剛好六丫頭要定親,我孃家嫂子帶了批新出的布料上京,心裡一歡喜,都給了五姑娘添箱……姨娘要是想參考一下,二太太手裡定然有五姑娘的嫁妝單子,不妨借來看看。”
胡姨娘心一橫倒真跟文氏借了嫁妝單子看,當夜便與楚曈楚晞三人點著蠟燭撥拉著算盤珠子核算了個清楚,果然嫁妝單子上列的物品總價肯定不超過二千兩銀子。
楚曈默默地流著淚,“娘,我不想嫁,承恩伯府現在什麼情況您也不是不知道,除了有個空頭伯爵,家裡別說做官的,就是連個秀才都沒出過,這樣的人家能有什麼出息?熬過三代,爵位也就沒了。”
恩蔭的爵位最多也只能傳三代,除非期間再能出個皇后或者貴妃,再或者出位肱骨之臣,皇帝或許能念及舊情延續一代。
胡姨娘哪還有心思想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