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大靠山,大宋小郎中,柳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府魏文德終於盼來了好訊息。——皇帝下旨,宣州府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連日的暴雨,洪水暴漲,宣州府問題不大,因為宣州地處高處,城外流過的清水河雖然也河水暴漲,卻還不至於威脅到宣州城的安全。可是宣州城所轄的縣基本上都遭到了洪澇災害。其中嚴重的是平湖縣,大量農田被淹,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這是最讓他頭痛的。

而現在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去年的存糧已經差不多吃光了,而今年的收成卻沒能收上來,便被洪水給沖毀了,這樣一來,這未來的一個年頭裡就沒了收成,百姓也就沒有可以養家餬口的糧食,這一年無法度過,就只能逃荒要飯去。如何賑濟災民是他這位知府必須考慮的。

而且,最讓他頭痛的是,宣州府的良田在這場洪水中沖毀大半,洪水將良田肥沃的泥土沖刷掉了,留下了大量貧瘠的泥沙,這種對良田的毀壞才是最頭痛的,沒有幾年的功夫難以恢復。而這幾年裡,失去良田的百姓如何生存,是他這知府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儘管吳越地處魚米之鄉,民眾相對富裕,但是那也只是相對而言,在大災大難面前,這些相比其他地方要富裕一些的吳越百姓,經過這場大災之後,同樣會陷入了貧困。

吳越國新歸順大宋,如果說不採取切實的措施安撫百姓的話,特別容易激起民變,這可是建國之初大宋最為忌憚的,特別是在主要兵力對付北漢和契丹的時刻,但不能後院起火。

基於這種種考慮,大宋皇帝到底還是在緊張的軍糧中撥出一部分用來賑濟災民。

這些日子裡,大量的災民已經聽到了朝廷要來賑災的訊息,蜂擁而至,擠滿了宣州城的大街小巷,等著領糧食。

幫朝廷押運糧食的馬車在軍隊的護衛下源源不斷來到了宣州城,百姓冒雨夾道歡迎,激動得熱淚盈眶。

魏文德帶領府縣衙門的衙門官員出城迎接將傳旨太監以及押解賑災糧的官軍。這位太監姓黃,五六十歲的樣子,臉色白淨,略有富態,笑容可掬。

魏文德知府將黃公公和押運糧食的官兵統帥迎請到了城裡知府衙門。

黃公公宣讀了大宋皇帝的賑災聖旨,知府魏文德接了聖旨,安排賑災事宜。這之前魏文德已經得到訊息,所以早就做出了安排,當下由手下負責錢穀的戶房司房辦理災民登記造冊,發放糧食等具體的事由。

而知府魏文德則要負責款待不遠千里迢迢趕來的大宋皇帝寵信的這位黃公公。在宣州酒樓擺下酒宴款待。

因為到底來賑災的,不適合太過奢華張揚,所以這種酒宴菜餚十分精美,卻場面並不大,參加的人也不多。

酒宴之上,喝得微醉時,黃公公笑呵呵對魏文德說:“聽聞宣州城有一個藥鋪名叫回春堂,有位少年郎中能給人開膛破肚治病,可有此事?”

魏文德捻著鬍鬚,正在想著該如何回答,坐在下手的醫藥院的張博士著急著拍馬屁,也是喝高了,沒注意看黃公公的說這話的神色,大聲地擺手說道:“公公有所不知,這位小郎中只不過是會些江湖把戲障眼法,裝神弄鬼騙人的,根本不會什麼開膛破肚,他父子的醫術都稀鬆平常得緊。”

黃公公眉毛皺了皺,眼睛瞟向張博士,淡淡的說道:“哦?是嗎?”

知府魏文德畢竟久經官場,終於聽出來了黃公公這一聲似乎另有內涵,趕緊試探道:“是有這麼一種說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黃公公打了個酒嗝,湊到魏文德耳邊壓低了聲音道:“戶部郎中呂端呂大人得知我要來宣州傳旨,開倉放糧賑災之後,特意登門,讓我帶些東西來給貴府的回春堂的小郎中楊仙茅。嘿嘿嘿”

他的話說得很輕,只有魏知府聽到了,不由心頭一凜。黃公公這話明擺著告訴他,這小郎中背後有一座大靠山,那就是京城戶部郎中呂端。

儘管他作為泉州知府,從五品,而呂端的戶部郎中只是正六品,魏文德要高上一級,但是魏文德久在官場,卻知道這位呂端深得皇帝的寵信,前些日子曾經奉旨微服私訪,巡查吳越國的民情和官員履職情況,回去直接向皇帝稟報,但凡被派為欽差大臣的,那肯定都是皇帝的心腹。因此雖然現在看呂端官職在他之下,但保不住有朝一日會超越他而在其之上。

更何況,魏文德自己之所以要抨擊打壓回春堂楊氏父子,只不過是當時一時之氣,拿這件事來做下馬威,樹立自己的威風,同時瞭解一下當地官員對自己命令的執行情況,做一個初步瞭解。並非與對方有什麼不解的冤仇。而且這件事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作精女配,但武力值拉滿

虞洄

餘生若不是你,我就不期待了!

風裡來的人

難產夜,傅總在陪白月光分娩

夢幻紫

全世界都有病,除了我[鬼滅]

歲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