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章 應驗,大宋小郎中,柳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知州苦笑說道:“你的問題其實也是我的問題,我也這麼問楊爵爺來著,可是這小子,啊不,這爵爺居然拔出尚方寶劍架在我的脖子上,警告我說,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辦的話,就砍掉我的腦袋。他拿的可是尚方寶劍,那是皇帝御賜的,可以先斬後奏,我哪敢頂撞他呀,我跟他說了,這會擾民,老百姓會起來鬧事的,他不聽,能有什麼辦法?”
通判哦了一聲,點點頭,說道,:“這種事情可不能由他任性,依下官所見,咱們還是陽奉陰違或許好些,要不然,民眾為這件事鬧騰起來,那可不是小事。他楊仙茅到時候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可是要我們來收拾的。到時候官家怪罪下來,絕對不會找他的麻煩,肯定會讓我們背黑鍋。”
王知州點了點頭,想了想又說道:“不過,我見他如此胸有成竹,又覺得他說的萬一是真的,我們不防備,那豈不是害了百姓嗎?”
通判笑了,說:“危言聳聽而已,像王知州這樣精明之人,那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王知州冷笑一聲,心想這還用你來說?可臉上卻謙遜的笑了笑,說道:“儘管心中不相信,可是他好歹是欽差大臣,握有尚方寶劍,生殺予奪,誰敢不聽啊!所以呀,咱們還是老老實實聽招呼,讓兄弟們打點精神,這姓楊的可說了,他會隨時來檢視,若是街上還有行人小販啥的,地裡還有農夫的話,要拿我們試問的。”
“這點請大人放心,我已經做了周密的安排,衙門的馬步弓手都派出去了,三班衙役一個不留也全都派出去巡街了。城裡面應該問題不大,就害怕鄉村。我們的人力不夠,只能挨個村的去通知,讓村裡面的村正負責組織本村的民壯約束大家不要下地。壽州城附近的村寨是可以派人去通知的,再遠恐怕就人手不夠。”
“我不管,你務必負責督導,要告訴那些村寨的混蛋,誰要敢跟老子搗亂的話,不聽老子招呼,老子就打他板子枷鎖示眾。”
通判心想,這王知州未免也太狠了點,這楊仙茅號雖然是欽差大臣,有尚方寶劍,可是未必真如此狠毒敢動手殺人吧,到底是朝廷命官爺,他卻不知道,就在剛才,這位王知州被楊仙茅的尚方寶劍架在脖子上,寒光森森,那種感覺讓他全身骨頭都掉到冰裡一般,打心底害怕,而且他從楊仙茅的眼神之中,讀出了決絕,也就是說他能感覺得到,如果他不按楊仙茅吩咐去做的話,楊仙茅真的會砍掉他的腦袋的。
王知州一直被這種感覺籠罩著,心中充滿了恐慌,所以,等到下午時分,他還是多少有些不放心,於是坐了官轎,前呼後擁在街上巡視,看看是否按照他的要求辦了。
他坐著官轎走在街上,發現街上冷冷清清,所有的店鋪全部關門,街上空無一人,只有衙門的馬步弓手,敲著鑼,沿途叫著禁街,誰也不許上街,否則一律抓捕收監治罪。
王知州這下知道為什麼街上空無一人,全城百姓為什麼這麼聽話,原來這通判居然想出這一招,禁街,而且宣佈誰上街就抓起來,這樣一來,老百姓誰還敢上街。
看見這個情況,他這才稍稍放心,看來通判是很堅決的,並且採用了一切手段在執行他的決定。他在城裡十字路口上,見到了正在此處坐鎮的通判。
通判剛才在王知州的官衙中見到王知州魂不首舍的害怕樣,便知道欽差大臣楊仙茅的歷害,已經感覺到王知州這一次是當真的,因此不敢有半點鬆懈,親自督戰。
因為,王知州已經下令讓他負責此事,便帶了幾個衙役坐在十字路口,等著各路巡視來稟報各處的情況,以便隨時定奪。
現在王知州來了,通判慌忙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快步過來躬身施禮,王知州簡單問了幾句,各處巡街的都很正常,街上已經幾乎沒有人敢在街上行走。偶爾有大膽出來的,兵士都當場將其鐵鏈鎖了帶回大牢。由此以來,城裡的居民見到官兵說的是真心,真的不是嚇唬人,便都不敢出來。
這一天,一切都很平穩,並沒有出現什麼鬧事的,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麻煩終於來了。
壽州城在馬步弓手的強壓震懾下,的確沒有人敢上街。可是,城外村裡的村民可就顧不得這麼多了,因為鄉村實在太多,州府衙門沒有那麼多兵力派往各村子,只能派人去通知村正組織當地民壯執行知州老爺的命令,禁止村民下地幹活,禁止外出,必須躲在家中。
而這種嘴上的號令能否得到執行,全看老百姓的對官家對衙門的敬畏程度。但是壽州老百姓本來就民風彪悍,對朝廷沒有什麼敬重之情,所以官府下達的命令,對這些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