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1章 逃出京城,大宋小郎中,柳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員還在忙著公務。突然而來的洪水把他們嚇得不知所措,洪水速度極快,半天時間不到就將裡面的宮城和外面的皇城變成了一片汪洋。
趁著水位往下降,在宮城相對比較矮的城樓之上的宮女太監們趕緊想辦法轉移,他們中的一部分轉移到了金鑾殿上轉移過來的主要是高太后和一些皇帝的嬪妃。而其他人,則想辦法轉移到了外面皇城更高處。
果然這個決定是非常英明的,因為洪水在下降之後沒用多久,又跟著外面的皇城的洪水一起往上漲。最終淹過了宮城的城樓,使整個宮城除了最高的金鑾殿之外,其他的都浸泡在了洪水之中。
整個皇城被水全部淹沒之後,水位便不再往上漲,但是皇城的倖存下來的人都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該如何生活。特別是被困在了金鑾殿屋頂的宋神宗,而御膳房早已經淹沒在了洪水之中。
好在處於城外的官員立刻參與了救援,他們用大木桶之類的物件把金鑾殿上的皇帝他們救到了外面的皇城城樓上。
宋太宗到了城樓,立刻就發現不對勁。因為城樓之上有一種可怕的震顫,就在腳下。他很快明白這種震顫是因為皇城城牆雖然高,但是隻有外面東京汴梁的外城一半那麼厚。
因為這種皇城和裡面的宮城主要並不是用來抵禦敵人的,只要別人能打進城裡頭來,皇城就守不住了。這種城牆只是為了將皇家與外面的人隔開,使外人無法進入。因此城牆的厚度遠不如外城牆。而在水的強大的壓力之下,皇城的城牆開始可怕的震顫,這是即將潰缺的徵兆。
因此宋神宗立刻決定讓城樓上的人轉移到城外的城牆上去,只是不知道洪水會給他們多少時間來轉移。就在他們從皇城的城樓上透過高架梯子下去,準備往城牆上轉移的時候,忽然有一道巨大的身影出現在了空中。
那是一隻碩大的大鵬鳥,雙翼展開遮天蔽日一般。
那隻巨大的大鵬鳥緩緩扇動著寬大的翅膀,慢慢的朝著他們這邊飛了過來。它飛的比較低,近了之後已經能夠看清楚在那巨大的大鵬鳥的後背居然坐著好些人。當先一個竟然就是新近提拔的小太醫楊仙茅,他左擁右抱著兩位美麗的娘子當然就是白芷郡主和藥香郡主,另外後面則坐著唐氏和丫鬟劉冬雁。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楊仙茅早就等著這一天了,他原本是先想把瘟疫處理好,然後帶著兩個娘子和乾孃丫鬟離開的。可是當他得知皇城突然被從地下狂湧而來的洪水整個淹沒之後,他就決定離開了。因為他也看出來,皇城的城牆根本經受不住這洪水的浸泡和衝擊,很快就會垮塌。那時整個城又將成為一片汪洋,他已經沒必要留在這個可怕的城裡了。
所以在確定這個訊息之後,他馬上帶上了兩個郡主,乾孃和丫鬟。因為他們要飛很遠的路,不可能帶更多的人,也沒有必要帶這些人到一百多年前去。
楊仙茅把她們招集起來,並沒有說要去哪。因為這種事說了之後,恐怕他們就不敢去了。因此楊仙茅準備先斬後奏,只是告訴他們這洪水瘟疫橫行的汴梁城實在不能夠呆下去了,他要乘坐大鵬鳥帶他們離開。
兩位郡主和乾孃聽說要做大鵬鳥,還以為楊仙茅是開玩笑。但是當楊仙茅將大鵬鳥召喚而來出現在他們面前時,這些人才嚇壞了。但是見到楊仙茅非常熟悉的跟大鵬鳥親熱,這才都放下心來。
大鵬鳥很乖巧的將翅膀展開,搭在地上,讓他們順著翅膀像樓梯一樣直接上到它寬大的後背。楊仙茅為了讓乾孃和兩位郡主放心,找來了繩索,就像套馬一樣在大鵬鳥身上整了一個鞍。在繩索上再套上椅子,乾孃她們上去之後將她們固定在椅子上,這樣就不會滑下去了。
兩位郡主和乾孃大著膽子爬上去之後坐了一下,覺得很有趣。而且楊仙茅只是告訴她們要帶她們到天上遨遊,並沒有告訴她們要離開。因此兩位郡主並不知道將會與父母訣別,興高采烈的爬上了大鵬鳥後背,坐在交椅之上。楊仙茅將她們固定好之後,帶上了足夠的乾糧和飲水才招呼大鵬鳥起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