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4章 司馬光的保薦,大宋小郎中,柳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踩的不是場地,而是燒紅的烙鐵一般。

還太監們到底膽大,掄起手裡的鐵鍬鋤頭,一個勁地猛擊那些竄出來的田鼠。但是田鼠太多了,而且簡直跟洪水似的源源不斷的從那洞裡往外冒。轉瞬間,高太后的院子裡便滿是田鼠,向各個角落竄去。

屋裡,高太后正坐在窗前看著奏摺。

這些日子兒子宋神宗的病情越發沉重,所以將一些不大緊要的奏摺轉到母親高太后這兒,讓她幫忙審定。

高太后處理國政的能力還是很讓宋神宗放心的,在此之前,宋神宗有幾次病情加重,無法料理國事,都是高太后代勞的。

宋神宗的皇后心地善良做不了決斷,所以由母親高太后來代為處置,包括召見大臣商議,並組織討論,最終決出做出決斷,下詔執行,都是有高太后一手操辦。而現在,宋神宗感覺病情非常嚴重了,所以便讓母親再次替自己料理一部分奏摺。

她現在正看的這份奏摺竟然是她非常賞識的司馬光寫的,是向皇帝宋神宗保薦新提拔的太醫楊仙茅擔任開封府通判。

開封府可是東京汴梁直接掌控者,是處理東京汴梁政務的核心所在。開封府尹按照慣例是由親王親自兼任,開封府統治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京城的安危,不是皇帝放心的人不可能放在這個崗位上的。

雖然通判級別不高,但是權力很大。因為按照規矩,州縣地方長官作出重大決定,必須由通判審閱之後聯合會籤,這才產生效力。因此通判是皇帝制約州縣掌印官的一個重要砝碼,是以小至大的關鍵。

司馬光作為多年的朝廷重臣,當然知道這開封府官員的重要性。如此重要的崗位居然推薦給一個太醫,而且從資料來看還是太醫院在讀學徒。只是因為在司馬光富弼和文彥博三個人的聯名保薦之下,皇帝這才提拔他做了太醫。沒想到這才幾天,這司馬光又要保薦他做開封府的通判,這未免太快了點。

這道奏摺經過中書門下初審後覺得不宜直接面呈皇帝,因為現在宋神宗被瘟疫搞得焦頭爛額,這位小郎中又是因為前段時間治療瘟疫有些手段得到了賞識這才提拔為官,也不能這麼快的就再讓他去當執事官,故此將奏摺送到了太后娘娘這裡,讓她來定奪。

高太后哼了一聲,將奏摺扔到了不予批覆的奏摺筐子裡。

批閱奏摺往往有三種處理方式,一種是作出詳細批閱,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另一種是簡單的圈閱,表示自己看過了,但暫時還不做處理。需要等上些時日,再由負責的中書門下將這些圈閱過的奏摺再次呈報給皇帝,給皇帝思考的時間,並給他提醒有這麼回事。而第三種則是什麼都不做,直接將奏摺打回。這種處斷,其實表達出來的是皇帝對奏摺的內容不同意,甚至是惱怒,才會將奏摺原封不動的退還回去。

現在高太后對司馬光的這份奏摺採用的就是第三種方法,不做任何批示,直接將奏摺退回,這樣就可以讓司馬光知道她自己的意思了。

可是當高太后將要伸手去拿另外一份奏摺時,她的手又停了下來,因為她知道司馬光時不會輕易地推薦一個人的。

司馬光的才學高太后非常賞識的,特別是他跟高太后一樣都是堅決反對新法的。甚至因為反對新法而與皇帝不和,最終選擇退出權力中心,隱居洛陽閉門寫書。最終寫成了鴻篇鉅著《資治通鑑》,這套書得到了宋神宗的高度讚譽,高太后也翻閱過,感覺的確是曠世神著。

以司馬光這樣的為人,如果不是他真的非常看好的話,怎麼可能把一個年輕人兩次向朝廷做推薦呢。

另外高太后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她幫兒子宋神宗批閱奏章已經有些日子了。因為兒子病情一直很沉重,不能太過操勞。這是朝野上下也都知道的事,所以一些不太緊要的奏摺都是由她在批閱的。

而司馬光老於官場,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奏摺或許到不了皇帝手中就會被扣下。因為司馬光是一個非常強硬的反對派,宋神宗卻是要堅決推行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宋神宗只怕不會對司馬光推薦的人感興趣。而負責對奏摺進行初審的中書門下官員當然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分奏出來的時候,肯定會將這樣的奏摺直接分到皇太后手裡來,所以,司馬光實際上不是向皇帝推薦人才,而是向自己這位皇太后推薦。

如果是這樣,那司馬光推薦的這個人很可能也是一個對變法持強烈反對意見的人,這才有可能得到司馬光的賞識,這樣的人對高太后絕對是渴望得到的。

於是,高太后重新拿起了那份奏摺,仔細又看了一遍,沉吟片刻,拿起筆來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07成為初代網紅

不晚11

犬夜叉之重置

哈尼雅

征服東皇后我跑路了[洪荒]

戚雨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