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嶽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落筆成章 論朋黨,瘦馬腸道聞崑崙,折塵洗劍,廖嶽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封是不是如露花倒影般美麗,雷少雲不知道。在他的眼中,僅有森嚴的宮牆和成堆的書卷。
平心而論,新政實施已是半年有餘,未見顯著成效。雷少雲陷於成群的公文淤泥之中不可自拔。
如今朝堂內,蟄伏已久的夏竦又掀風浪,指稱杜衍,范仲淹等執政呼朋引黨。如此,便引起了皇帝的戒心——朋黨之害,乃是皇帝心中所忌。自古士族結黨,霍亂朝野之事已然不鮮。
皇帝於垂拱殿問政。
時百官彙集,皇帝提問范仲淹,關乎“朋黨之害”。范仲淹理了理衣裳,出列對道,“臣昔戍守關河,將軍之事。軍官中亦成兩陣,一曰為主戰者,二曰怯戰者。於朝堂理政,兩兩朝臣意見相左實不鮮見,而意見一致者則為一派。如江湖之中,刀槍劍戟分列諸門一般尋常。若小人結黨,則為國之害;若君子結黨,又何弊之有呢?”
雷少雲驚訝於范仲淹的唇舌之利,他並沒有說革新派是否成黨,只是試圖淡化皇帝心中對“朋黨之害”的恐懼。
初夏的天章閣有綠樹成蔭,坐亭清涼,實為避暑佳地。范仲淹攜雷少雲於此,一為閒談,二為論政。
宮女為兩人送來一壺涼茶和一些解饞的果子。
范仲淹得尋個合適的話題開始,他撫卹自嘆,“哎,想我範某人在這世間也快活了一甲子了,仍是看不透這權勢之爭啊。”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並非是範公執於權勢,而是那群小人見不慣罷了。你我作為,皆是為大宋江山設想。”雷少雲將心中之話盡是吐露。即為同道同謀,無需遮遮掩掩。
“哈哈哈,大學士所言屬實啊。所謂‘小人’,或因新政施行,濫恩被革職,或因有過而被彈劾,故以‘朋黨之輪’攻訐我等。”范仲淹並不再談皇帝之舉,只是問雷少雲道,“雷大學士,以為君子之黨,是否有害啊?”
雷少雲詼諧一笑,說道,“範公故意釣話於學生啊。君子之黨有利有弊,或好或壞實無意義也。官家所懼,是為‘朋黨’二字,與君子之黨或小人之黨無關也。就如同漢高祖兔死狗亨,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無非是懼怕權臣篡國。而那些權臣,非但無過,且有開疆擴土之功。範公與韓公戍衛邊疆,已得軍心,又執權於朝野……帝王之業,實為先固己身,再固天下。”雷少雲搖頭一笑,繼續說道,“權臣結黨,士族權衡,皆為歷代君王大忌,實與好壞利弊無關矣。”
“哈哈哈!”范仲淹不由拍案叫絕,豎起大拇指道,“雷大學士果真才高八斗,句句點睛,透過現象看本質。有所話若是讓官家聽到了,還以為我們說他‘昏庸無道,奸賢不分’。剛剛範某在朝廷上並沒有我們是否有為朋黨,這隻能延緩官家心中的猜忌,而非根治之策。如此一來,我們只能盡己所能,做出一點成績來。”
雷少雲亦點頭稱是,但還是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範公,少雲有一事實困惑心中。新政中革職頗多,可新上任之人未定,甄選又必要財力人力,行政機關又不能革職,只能讓僅有官員兼職。官員疲於案牘是必積極性殆消,故稽核應試門檻不能過高,福利不能消減得過重,畢竟弊病積久,一時一刻下猛藥劑惹得狗急跳牆,官家也只能壓住一時。若是長久下來,舊員被革,新員未能補上,那績效定是跟不上。而且少雲發現,被削職之人,並非皆無能無德,或只是因官制如此,故不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覺悟,若是予警告,之後可將功補過,或許反對派將不會那麼激進,將因愧疚而進取,那麼將跟多人與我同舟共濟。”
范仲淹閉目凝思,他的初衷是因為怕那些人沉醉不醒,如“由奢入儉難”,可如今雷少雲一番話亦不是沒有道理,並非所有人都是偏執一念,人的觀點或會改變……越想越振奮,范仲淹忽然拍案而起,對雷少雲作揖道,“聽君一言如醍醐灌頂,範某受教。”
雷少雲受寵若驚,驚忙站起,回禮,“範公如此,讓少雲如何生受得起。”
范仲淹撫須而笑,倏而間又皺眉,“哎,可嘆我那小徒,本也是經天緯地之才,可奈何精於權謀和名利,若是他能像你一般該是多好。”
又是渾沌幾天……
太尉府內,雷文興躺在搖椅上,在涼亭內悠閒地擺著棋子,口中還唸叨著,“哎呀,我們雷家的小傢伙要是出生了,我該給他準備什麼禮物呢?”
門外,響起了門衛的恭敬地敬禮聲,“少主,您回來啦?”
雷文興撲哧一笑,心中念道,“看這混小子這些天累得一回家倒頭就睡。”
雷少雲要到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