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3章 體貼,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向南巡撫海濱戍所再順利,劉識都沒能趕在年前回來。

臘月初八,周淑儀在陣痛之後,順利地誕下了第三子,取名為彭晟暄。

儘管這已經是他們的第四個孩子了,然而迎接新生命總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彭瑜和周淑儀這對老手父母,見了小臉兒紅紅的彭晟暄都歡喜得合不攏嘴。

彭瑜更是直接給小兒子取乳名為“臘八”,還戲言道:“這孩子定然是個小貪吃鬼,所以趕在臘八出生,乾脆乳名才出生生就叫‘臘八’吧!”

雖是玩笑的語氣,卻飽含對於才出生的幼子的滿滿的父愛。

周淑儀也點頭附和,抿唇笑道:“‘小臘八’?這個名字好!好記順口,還有寓意。”

大俗大雅嘛!

彭瑾這個做姑姑的也很喜歡,將小侄子彭晟暄抱在懷裡,怎麼看都看不夠。

劉澈更是直接向彭瑾請求道:“孃親,你也再給我們生一個小弟弟或是小妹妹吧?我也想體驗一把做哥哥的感覺!”

暖暖雖然很愛護劉湛和劉澈,但是天生的女俠習氣讓她在面對兩個弟弟時,總是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種令人信服仰視的權威感,久居其下的劉湛和劉澈都很想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劉澈的一番話逗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周淑儀強撐著產後的虛弱,笑著打趣彭瑾道:“澈哥兒說的對,你還是趕緊再生一個吧!”

三房早已經分了家,自立門戶,劉識又高封寧安伯,正是需要綿延子嗣的時候。

而劉識和彭瑜一樣,一心一意地愛護妻子兒女,從來不想要收用別的女子,開枝散葉的重擔便都壓到了彭瑾一個人的肩上。

劉湛和劉澈兄弟兩個現如今都已經五歲了,今年春上劉識奉皇命離開之前,就請了夫子啟蒙教育他們,兩個孩子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整日纏著彭瑾求照顧了。

此時正適合再要一個孩子。

彭瑾倒覺得還要不要孩子的都不當緊,他們如今已經兒女雙全,於子女問題上,不再像以前一樣急切,三個孩子也都已經長大離手了,她和劉識也正好可以好好地過過夫妻間的小日子了。

至於要不要孩子,還是隨緣吧。

更何況,劉識近一年都在巡撫大齊海濱戍所和炮臺,最快也要到明年春上才有空準備返航的事宜,她就是再想生一個孩子,單憑她自己一個人也生不出來啊。

於是彭瑾便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道:“就算是想要再生一個孩子,那也得等叔彥回來後再說呀。”

想到劉識之前來信說,惠州再往南的一帶的海濱戍所和炮臺因為距離京城遙遠,又未經上次倭寇侵犯的戰火的洗禮,大多守備鬆懈,不時會有周邊未曾臣服的島國居民前來騷擾,情況複雜。

為整頓大齊海防,保衛大齊海上的平安,所以劉識還要再晚些才能回來,彭瑾就覺得自己的心一個勁地往下沉。

往常在紅河縣和泉州任上時,彭瑾都曾經和劉識分開過,尤其是劉識奉命抵禦倭寇時,夫妻兩人更分別了長達近一年之久。

但那時不論分開多久,因為劉識和她相隔的距離並不遙遠,所以她內心才覺得覺得安穩寧靜。

但是現在劉識卻因為皇命在身而離她越來越遠,無法一時跨越的空間上的距離,讓彭瑾心裡倍感淒涼煎熬,焦急不安。

周淑儀見狀便笑著勸慰彭瑾道:“沒有分離時的相思悽楚,何來團聚時的十分歡樂!你沒聽說過李商隱的這一聯詩嗎?‘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那些分別時的煎熬想念,等到再見時便會成為相互之間不可磨滅的共同的回憶,煎熬痛苦也變得值得細細品味了。

彭瑾微微一笑,順著周淑儀的話開始設想來年她和劉識夫妻再見的情形,覺得心中好受一些,趁勢打趣回去,道:“那大嫂這輩子可難得體會這種感覺了……大哥恨不得到哪裡都是時時刻刻帶上你才好呢!”

周淑儀聞言面霞緋紅,斜睨彭瑾一眼,嗔怨道:“你這丫頭,真是的,人家好心地勸慰你,你倒反來打趣人家!”

彭瑾見周淑儀一臉羞澀,不禁捧腹。

周淑儀都是四個孩子母親了,還有此等小兒女的忸怩情狀,恰恰說明她平時多受彭瑜寵愛,還保有一份赤子之心。

彭瑾心裡替周淑儀高興,不由地抿唇一笑,轉而和周淑儀說起剛出生的彭晟暄來。

因為彭晟暄已經是彭瑜和周淑儀夫妻倆的第四個孩子了,一切儀禮都很熟悉,所以到了彭晟暄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