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1章 存疑,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燭光搖曳,一室昏黃溫暖。

彭瑾往前探著身子,伏在几案上,支著下巴,認真地聆聽劉識指著賬簿,一項一項地為她答疑解惑,滿屋子裡都是清泉叮咚的悅耳:

“這賬簿上寫著,大興田莊是麥粟輪作。正常的年景,別處一年一畝地出產麥粟大約共三石,而像大興田莊這樣土質極好的沃土,水量又豐沛,產值只會比這更高。再趕上風調雨順的年景,一年一畝地出產麥粟共四石,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河湖裡的魚蝦,這個倒是難以計量準確。若是人工養殖,盡些心,一年也有一筆不少的收入。若是灑了魚苗蝦苗,讓它們隨意生長,也不過是供自家嚐鮮罷了。

還有這些果樹,每年結的果子,除了孝敬給你的,只怕也都被莊頭摘下來,留作自家吃,或是送人情了。

至於開闢的菜園子,小片的大豆,還有圈養的家禽家畜,看起來也都是用於家用嚐鮮了。

這一些,都賺不了多少錢。

我看這賬冊上,好整個大興田莊,也就靠著收租和賣自種的多餘的麥粟盈利了。這其中又以收租為主。你又是個寬和的性子,岳父定下十一稅租,你一直都在沿用。整個大興田莊租種出去的良田大約五百畝,那麼每年收租大約合麥粟共一百五十石。再加上自種地六十畝的收成,差不多得有三百三十石餘。

如果按照均價一升大約十五文,摺合成現銀,每年收入不低於五百兩銀子。

也就是說,大興田莊的產值,至少每年得有五百兩。”

劉識說完,指著上年賬簿的最後一頁上的那個“共計收麥粟二百四十一石餘”的資料,搖頭道:“就算是這兩年天況稍差,雨水短少,影響了產值;就算是南方的米糧經由漕運和海運方便地運到京城,影響了物價;就算是如這賬簿上所說,去年新購置了農具,又翻修了山莊,還免了一些特別困難的佃戶的部分租子,支出頗多,那也不該是這個數字。”

劉識悵然,又覺得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彭瑾一向不在意這些俗務,也一向管不住底下的人,奴大欺主,矇蔽主子謀取私利這樣的事,也是在所難免的。

彭瑾面上卻是驚愕和讚佩,沒有見絲毫被下人欺騙的憤怒。

“你每日除了讀書就是寫字,對於這些農事物價竟然也都這麼瞭解!”彭瑾感嘆,劉識不該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痴嗎?畢竟,每天讀書寫字,幾乎佔去了他全部的時間。

劉識好笑,反問道:“你該不會是以為,國子監裡出來的都是一群只會寫一手華而不實的錦繡文章,卻腦袋空空不沾俗事吧?”

彭瑾訕然一笑,表情就說明了一切問題。

劉識失笑,半晌才止住笑聲,解釋道:“讀書寫文章,是為了透過科舉踏入仕途不假。但是踏入仕途的最終目的是縱展抱負,造福百姓,報效國家。若是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不瞭解世態人情,那不是尸位素餐,就是座談空想,瞎指揮!為我等仁人君子所不取!”

劉識說到最後,語氣慷慨,神情肅然。

彭瑾也不由地收起輕慢,鄭重起來,神情激賞、讚佩。

好男兒,當有大志向,當立不世之功!

“所以,大興田莊的事,你得好好調查一番。”劉識沉聲道。

彭瑾臉色沉了下來,她如何不明白,大興田莊有水量豐沛的岔子河在,少一點雨水幾乎影響不到土地的產值;京城繁華地,即使南方的米糧能夠方便快捷地運送過來,物價也不會被壓得過低。就算是大興田莊今年的支出過多,但也不至於比劉識預估的最低限還少了近一百石糧食。

看來這孔大興,果然是欺負原主軟弱好糊弄,中飽私囊。

劉識怕彭瑾傷心難過,忙勸解道:“雖然如此,你也不必過於憂心。或許,他們有別的苦衷也不一定。”

這話,說得劉識自己都不相信。

彭瑾搖搖頭,輕笑道:“我憂心什麼。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動手解決就是了。現在該憂心的,是他們才對!”

“不過,”彭瑾話鋒一轉,蹙眉道,“雲霧對孔媽媽讚譽有加,孔媽媽自我出嫁後又一直住在彭府,幫著看管院子,所以對於孔媽媽是否參與了這件事,又或者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很是存疑。”

彭永新和彭瑜父子倆為了編撰《太熙茶經》,全國各地的茶園到處跑,實地考察。

周淑儀為了照顧公公和丈夫,也一路隨同,為此到現在都沒有生孩子。

家裡沒了主人,偌大的彭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求生倒計時

木兮娘

悍匪

鍋包粽

堂堂耽美文女炮灰

娘宮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不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