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相送,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番劉識任滿回京,雲霧因為剛剛產子還尚未出月子,不論是她還是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都經不起山水跋涉、旅途顛簸,不便和彭瑾等人一同啟程,一家三口便暫且在紅河縣留了下來,租了一家小院來住,準備等到明年夏末秋初喝,再和彭永興等人一起返回京城。
剿匪之後,天下太平,劉識和彭瑾抽空帶著孩子們去了一趟南面茶園,一來是雙方久未相見,而且劉湛、劉澈和彭瑜的次子嘉哥兒三個孩子都還沒有見過,此番相見就當是孩子們認親了;二來劉識任滿即將啟程回京,而彭永新認為對新茶種的考察尚且不夠充分,便打算到明年夏末秋初時再返回京城,所以此番相見也權做辭別。
而梁山和劉萱那裡,劉識也提前送過了書信,言明今日要啟程回京。
梁山在回信中說,他會和劉萱在城外長亭等候——劉萱又有了身孕,且正處於孕後期,身子笨重休息不好,不能過早起來送別,而提前來的話,又怕擾了劉識悄悄離開的計劃,只能如此折中了。
至於紅河縣中的事務,劉識則一應都交託給了新任縣丞吳彬掌管。
原本的縣丞張明華順利考中了進士,又因金殿策對受到太熙帝的賞識,便一直留在京中待命。
夜色還未曾散去,因此薄霧也染上了一層昏暗,四周迷濛一片,眼前道路微稀。
劉識等人的車馬卻已經一路轔轔,駛過大街,一路朝城門行去。
來時悄悄,去時亦悄悄,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但即使在晨光微熹裡也看得出那煥然一新、宏偉高大的建築,寬闊平整的馬路……
“這就離開了啊……”劉識低聲感慨道。
這裡是他仕途的起點,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了無遺憾,但是至少他問心無愧,確實做到了施惠於民。
一旁正在輕拍一對幼兒的彭瑾聞言點點頭,眉宇間也是一片感慨不捨。
早起趕路,三個孩子還沒睡足,除了暖暖起床時睜了睜眼睛,劉湛和劉澈兩個乾脆連醒都沒有醒,一路從床上睡到馬車上。
三個孩子此時都還在睡夢之中,馬車顛簸動盪,難免睡得不沉,劉湛和劉澈年紀小一些,便有點哭鬧。
安撫好了一雙幼兒,彭瑾又安慰劉識道:“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三年的政績,已經足夠你問心無愧地離任了。”
明明是毫不相干的兩句話,此時經由彭瑾口中說出來,卻很是應景合理,也安撫了劉識一顆不捨茫然的心。
“政績固然足以問心無愧,咱們家又添新成員,更是讓人快慰。”劉識看著一雙恬睡的幼子笑道。
說著,攬過彭瑾的肩頭,夫妻兩人偎依而坐,溫馨甜蜜。
晨光漸盛,天色大白,城門已經近在咫尺。
劉識和彭瑾挑開車簾,準備最後再看一眼這個他們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劉識仕途生涯的第一站。
然而這一看才發現,不知何時,遠遠地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民眾,跟在他們身後,默然相送。先前他們一味地沉浸在別離的傷心之中,竟然一時沒有發覺。
劉識立即喝停隊伍,跳下馬車,對趕來送別的越來越多的百姓拱手道:“各位鄉親,多謝相送,就到這裡吧!”
“大人怎麼能夠如此悄悄地就啟程前行離開呢?讓我們連送別表達心意的機會都沒有。”領頭的吳彬,紅著眼眶,略帶埋怨滿是不捨地說道。
要不是他多留了個心眼,每天都早早地起來上衙,估計到這會兒都還不知道劉識已經啟程已經離開了呢!是劉識將他從吳忠的手下解脫出來,幫助他迎娶心上人,如今夫妻二人還有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又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還提拔他做了縣丞,如今又代理知縣事務!他對劉識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而跟在他身後的這些百姓,又有哪一個不是受劉識恩惠頗多,而內心同樣地感激不盡呢!要不然,大家也不會像他一樣,時刻地關注著劉識的行程,準備相送了!
既然無法留下劉識,那就認真而恭敬地送他離開吧,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感激崇敬之情!
劉識看著眼前這群紅了眼眶,萬分不捨的百姓,心中十分感慨,不由得動情道:“各位父老鄉親,非是我不願意和大家告別,而是不忍離別傷情,這才選擇悄悄離開的。還請鄉親們勿怪。”
“大人,您就讓我們送您一程吧!”
“對呀,大人您為我們修路築渠、建學剿匪,做了那麼多的大好事,就讓我們送你一程,表表心意吧!”
“大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