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8章 情誼,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老大想著有次酒後他伴著趙銑回家,一進門發現一個二八少女正姿勢撩人躺在趙銑的床上,把他給驚壞了,還以為趙銑這是難耐生理需求,出錢找人來紓解了呢!
結果,趙銑卻登時就黑了臉,又因為酒醉微醺,脾氣也比平時暴躁一些,直接指著那女子喝道:“下次你們再來這招,別怪我不會憐香惜玉,直接把人給拎起來扔出去!”
看樣子,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而更讓安老大詫異的是,那女子不但不怨不怒,反而神情略帶失望,悽楚可憐地對著趙銑施了禮,然後掩唇哭泣,一步三回頭,極為難捨地離開了。
後來聽趙銑說,這些都是自薦或是被薦枕蓆的歌姬舞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託了媒人,要把自家閨女嫁給趙銑,伺候他起居的。
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還是如此體貼善良的山民呢!
所以趙銑便說自己早有妻室兒女,只是因為做生意常年漂泊,所以妻兒暫且都在京城之中罷了。
那些淳樸善良的山民便退一步,誠懇地說道:“那就讓小女做先生的妾吧!先生的妻兒遠在京城,您身邊總得有個伺候起居的人!”
趙銑三番五次地應付推辭這樣的事,頭疼得不得了,最後只能說,自己和髮妻年少成親,感情極為深厚,實在是無心別的女子,鄉親們的好意,他只能是慚愧心領了。
安老大將這些當做趣事都告訴了劉識,劉識聽完卻暗生感嘆。
趙銑對於髮妻是何態度,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如今為了擺脫百姓們的“熱情”,卻不得不說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假話來,只怕趙銑心中也是複雜無奈的吧。
“說到這個,趙先生有說過要將妻兒接到紅河縣去住嗎?”劉識微微蹙眉,開口問道。
趙銑的妻兒,包括那個沒有被自家盜賣鄉試題目的兄長連累的外室,其實都是太熙帝留在京城的人質,用以牽制趙銑的。趙銑一日不能和妻兒團圓,就意味著太熙帝對他的戒心一日沒有消減。
安老大顯然誤會了劉識的意思,搖頭笑道:“這倒沒有。”
想了想,安老大又加了一句:“趙先生很少提及他的妻兒。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家夥兒才會以為他是鰥居,所以才會要給他做媒。”
是嗎?趙銑很少提及妻兒?
那就是說,離著太熙帝釋懷,離著真正的自由自在,趙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劉識暗自嘆息一聲。
那廂安老大不知劉識的擔憂,卻已經兀自繪聲繪色地講起趙銑的善舉了。
“山貨生意經過這兩三年的積累,已經初見起色,利潤漸漸豐厚起來。再加上趙先生擴大了生意,連周圍縣邑的山貨也會擇優收購,所以現在的盈利極為可觀。
但是趙先生每次都會拿出一部分盈利來做善事,或是鋪路修橋,或是施粥濟貧,或是助學捐廟的!”安老大一臉感慨道,“而且每次佈施,趙先生都說當今聖上愛民如子,他受皇命做生意,自然更要貫徹聖上的旨意!現在啊,整個紅河縣甚至是周圍的縣邑,都一改過去‘天子棄民’的抱怨,對聖上感恩戴德的呢!”
劉識聞言嘆息,趙銑這樣做,自然有他善良仁義的性格在,但是這樣說,卻是為了安太熙帝的心,為了替自己和妻兒撐起一方天空。
這就是君君臣臣!
對此,他無能為力,只能是祈禱趙銑最終能夠得償所願吧!
劉識揭過此頁,又問了彭永新等人的情況。
“新茶種已經考察完畢,只是彭夫人身體不適,不便趕路,所以他們便打算等夏末秋初時節再來泉州。”安老大回道。
“也好。”劉識點頭道。
到那時海防事務告一段落,境內安寧,彭永新等人過來也太平。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各自別後的境況,前去買酒買肉的老三等人就說說笑笑地回來了。
劉識便將空間暫且留給他們兄弟敘舊,自己則去內室翻看彭瑾和三個孩子寫給他的書信。
原以為那鼓囊囊的都是文字書信,拆開來一看,卻多是三個孩子的塗鴉之作,有畫了牽著手的大小人兒來表達對他的思念的,也有一些是他們得意的作品,想要寄來給他看看,求得誇獎表揚的,就像是當初他在家裡時那樣。
只有暖暖似模似樣地寫了一封簡訊:
“爹爹,見信好!我想你了!你一走那麼多天,怎麼還不回來!爹爹什麼時候回來?我想你了……”
來來回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