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蓮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綾羅綢緞匯一堂 錦繡華年三春長,一梭千載,慈蓮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脈同源的文化,從來都是相互包容的。
“真好看,將來你們要是有店鋪,我得給我女兒買一件……就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種經典的中式設計,我父親那件都穿了好幾十年,一直和寶貝似的,捨不得扔,也捨不得穿。”
存了幾十年的衣服沒有糟,一點也不稀奇,畢竟出土文物可是跨越了幾千年,依舊將古人的審美追求展現給今人看的。
還沒說上兩句,做老師的又得去忙著管學生,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小心點,來,老師幫你穿吧,這衣服嬌貴,不能給弄壞了。”
“來,小心點,不對不對,你看這個在裡面對吧……”
“哎呀,我的寶貝兒啊。你裡外穿反了,這可不行啊,老師課上講知識連結是不是說過,在咱們文化裡,死者和部分少數民族才是這麼穿的?
“還是老師們知道怎麼和學生們講。”安霽笑道,“那羅扇做知識競答的抽獎,本身覺得夠了,現在看看,小同學們倒是都蠻積極的。”
安霽這幾天是真真的‘夙興夜寐’,來回打磨進校園的相關事宜,每天不熬到整棟樓裡看不見亮著的燈了,都不可能睡下。
想過如果孩子們懨懨的不想聽,或者很多孩子都睡著了怎麼辦;想過如果內容有晦澀難懂的地方,老師代學生們提問的尷尬境地……安霽獨沒想到小學生,們會這麼熱情的回應。
“你準備多少也不夠。”盛夏分出神來開解安霽,“就算是要錢,咱們這扇子都能供不應求,何況白送出去?”
又數了一遍帶來的扇子,盛夏將拿了一柄,輕輕扇著因為化妝而出了細細密密汗水的眼皮:“不過這次倒是提醒我了,你可以試試做點小書籤,團扇形狀的小書籤,又精緻,又實用。”
“姐姐,姐姐,這個怎麼弄啊?”老師也不是萬能的,有的款式不是漢服袍子還真不知道怎麼穿好,這不就叫老師犯了難,在這小同學後邊三米的地方帶著歉意的朝安霽、盛夏二人笑笑。
“我不太會弄,只能麻煩你們幫著弄一下了……”
一整場活動下來,雖然沒有出半點紕漏,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半點空閒,緊趕慢趕的,總讓安霽覺得好像什麼都沒講透一樣。
禮物也分完了,回程時帶著的東西明顯比來準備時少了大半,只是原本被熨的平整的衣服每一件都變得皺皺巴巴的,回去又得是好一番費力。
“你們這想法挺不錯的,而且孩子們回家給家長看看,也許還能拉動一波消費。”趕來幫忙坐鎮的同行對著安霽一個勁兒豎大拇指,“要不還得是你們年輕人,想法就是好!”
“以後我們做非遺進校園,可得好好借鑑你這次做的,還有你們做那個短劇我也看了……要是有機會,也幫我們拍一個?”
非遺的傳播與弘揚工作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沒有多少參考的領域,哪怕是放眼世界,能夠用來學習、借鑑的先例都少之又少,如今安霽的法子獲得了成功過,自然少不了要被效仿。
其實短劇這個方向,並不是沒有其他非遺傳承人思考過,但沒有這方面經驗的同時,擔心成本打水漂。
這幾年短劇的熱度忽高忽低,至少沒有年前剛出現的時候那般景氣,火起來的大多是一些或甜或虐的愛情故事,又或者是典型的龍傲天、打臉的爽文。
而安霽憑著非遺賦能,竟然獲得了不錯的收效,更多人也就敢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做嘗試。雖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靠著安霽這部短劇的熱度還在,宣傳起來自然不費力。
“沒問題,有什麼需求和我說就是,只要我有時間,一定辦到。”對於安霽來說,大家都是同行,拋開利益的影響,能堅持到現在,誰也不容易,多一條讓大家瞭解的路,才是真正對得起這些文化。
既然自己有這個能力,自然會盡力去做——如果一開始安霽遇上的不是杭羅,甚至不是絲綢……只要他們是同伯伯阿姨們這樣,一心撲在這上面,安霽也絕對會如現在一樣盡心盡力的為之謀出路。
“盛夏,你知道磨喝樂吧?”
回程的路上,夕陽未晚,青山疊翠,好不流連的黃昏色,安霽忽然想起盛夏說起的‘杭羅書籤’,遂是提起了前兩日網友‘漆笙’同自己說的合作。
安霽的話說出去沒打出半點兒水花,盛夏良久沒應,依舊專心致志的開著車,好像全然沒聽見似的。
“你的意思是他們要做當代磨喝樂?”終於拐到一條沒有什麼車的路上,盛夏這才敢分出心來和安霽說上兩句,“那個不是泥塑麼?他們是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