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蓮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清音覓覓雲中錦 濁酒零落卷羅衾,一梭千載,慈蓮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像網上那些人,以說文化自信,總有人來懟,說我們盲目的文化自信,說人家某國某國已經有了某個創新多少多少年,我們現在才做出來。”
“我就想不明白了,他們來批判的時候,自己做了什麼?”盛夏嗤笑一聲,卻散不去心中酸澀,“到這時候還說什麼不會做煩就不能評價廚師了麼?”
“這是一個概念麼?吃飯你至少知道飯的概念,就咱們這些文化類的東西,他們連概念都沒搞懂就開噴……要創新好啊,沒有人支援,一腔熱血為創新有什麼用?”
“都不用他們物質上的,精神上支援一下就夠了。”彎腰低頭,盛夏撿起地上的礦泉水瓶,重重丟到了一旁的垃圾桶裡,“再說了,就他們說的那些創新,多少都是老祖宗就做出來的,上個世紀就有人復原了!”
“說真的,救你評論區底下那些,就算咱倆不是朋友,我也得懟!”
只因為剛才攤位前險些吵起來的兩波遊客惹起了心中的波瀾,瞬間便如同一場狂風暴雨在胸中激盪。
不是那天參觀人數少的賞菊,盛夏沒有菊花酒、桂花酒可嘗,可卻同一杯濁酒下肚的李清照一樣,看不慣世俗的這般那般——女性的思想就在這一刻,跨越了近千年,在西湖畔共鳴。
不遠處傳來陣陣琴音,有些許朦朧,時而卻又急轉,似同盛夏心中憤懣相和。安霽和盛夏都不甚懂古琴,只湊到附近去聽。
直到隔著人群看見當中那人衣角,才恍然從這人的衣著認出,是《詩裡西湖》的李清照。
“這曲子是《酒狂》,這劇裡李清照這個角色來談,你別說,還真有點意思。”前面不遠處的人群裡有人在和朋友科普,“《酒狂》相傳是阮籍所創,雖說其人隱居山林,飲酒忘憂,但是實際上心中猶是念著天下大事的。”
“想一想,李清照搬來西湖那時候,國破山河在,愛人棄城又逝世,自己守著那一堆不會說話的金石,再加上江南的寒雨……那個時候的杭州可沒現在這麼暖,冬天還會下雪呢!”
安霽和盛夏都知道這段歷史,但對於這琴曲確實不甚熟悉,如今聽了旁人的解釋,也對這《酒狂》一曲有了初步的認識。
可婉約派的詞人李清照當真會在那個遙遠的南宋彈上這樣一曲麼?二人不敢斷言。唯見寒風吹羅衣,一抹銀黃色的暖光如波濤般流溢。
至少在這衣裳的一梭一線之間,這位‘李清照’、這件羅衣,得到了清風與晴日這等千載亙古美好的認可,於安霽和盛夏,已然是無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