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蓮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5章 經緯織絲韻未已 煙雨朦不知何夕,一梭千載,慈蓮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阿姨言語中的唏噓更省方才,說著說著便只剩,下一聲聲嘆息。
“現在都是要買那些名牌,也不怨孩子們,在職場上有些人的臉色……哎!”
“錢都花在那上面了,哪裡還有多餘的心思買這些?而且現在裁縫也少了,不像咱們當年那時候。”
伯伯阿姨們吃完飯趁著休息又聊起天來,東一句,西一句,眼見著安霽慢慢就跟不上思路,處在其間有些尷尬。
“讓他們先聊著,姑娘兒你隨我過來,看仔細些。”
張阿姨的適時出現將安霽解救出來:“你們年輕人和我們的思路不一樣嘍,很多事聊不到一起才是正常的,只要心都是正的,怎麼做都是殊途同歸麼!”
因為安霽的離開,一群伯伯阿姨們本要停下來的聊天又有了新的中心,可以說是無縫銜接的轉移到了安霽身上。
“現在到安霽他們這些孩子這裡,我看反倒是又重視起來了。”
“是啊……”
“聽說現在很多什麼龍井、綢傘之類的,都有那些還沒畢業的大學生開始學了,將來應該會好的!”
“是啊,國家現在經濟發展起來了,對文化也更重視了,前些日子我看孫女那課本里,什麼二十四節氣、表字、詩詞,這些東西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將來慢慢就好了,經濟不發展起來,咱們這些東西可不是也沒人買,現在經濟發展起來了,國家在世界上也站穩腳跟了,也就有底氣來做這些文化上的事。”
織機都沒有工作,廠房裡靜悄悄的,伯伯阿姨們嗓門本身就大,如今聊得盡興,一字一句就這樣在空曠的廠房裡迴盪,輕鬆傳進安霽的耳朵裡。
已經到了快退休的年紀,但是伯伯阿姨們從來沒有忘記關注著國家的發展,人不可能永遠緊跟時代一道前行,可無論是帶著謬誤的認知,還是淺顯隨意的言論,都是一顆愛著這個國家的心。
和伯伯阿姨們在廠房裡工作的這段時間,安霽越發明白了前者一直堅持著這些掙不來錢,卻辛苦非常的事情是為了什麼。
除卻文化自信,除卻民族精神中千年不改的艱苦奮鬥,這一梭一線裡何嘗不是對祖國沒有任何前提條件的愛與支援?
“我們老了,可總是想著關心那些和我們離了好遠的事……”知道安霽在聽自己那些姐妹們討論的話,張阿姨的目光從眼前的織機上轉回安霽身上。
“我們現在做不了什麼了,只能把我們會的都教給你們這些年輕人,將來你們才是建設國家的人啊!”
“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們這些人自己做不了還總給你們年輕人壓力……”張阿姨笑著轉過頭去,大致檢查了一番面前的織機,便準備開始給安霽仔細演示。
“這些東西,你將來還是得自己多上手嘗試,前提是你先把身體養好,不然老了可都是自己受罪。”
安霽發現,好像張阿姨除了說這些擔憂事之外,哪怕是那些‘自己老了’的話,臉上的笑容都從來沒有缺過,就好像這平淡的生活中處處都是快樂……
好像,自己也是這樣,每天只要能看到他們,看到那一根根細細的蠶絲變成宛若無縫天衣的杭羅,便高興的很。
“看著,這樣把梭送過來,然後腳下踩這個木踏板。”
“雖說現在咱們織機半機械化了,但是這傳統的還是要會,都是一樣的道理的。”
“當初有那些外國人,想要把咱們這些學走,看了半天,怎麼也看不會呢!咱們祖先的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畢竟五千年的歷史……”
即便是在給安霽講解的時候,張阿姨也總還是會將自己飽滿至極的情感傳遞給安霽來聽,其中的自豪沒有半分掩飾,正如這被織出來的杭羅一樣,直白、質樸,卻‘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譁……”
“咔噠,哐哐!”
“轟隆隆!札呀……”
在這個不屬於臨安城的秋裡,沒有李大娘子的悽悽,只有傳統織機、半機械織機、雨聲、雷聲混雜在一起爭先恐後,誰也不肯相讓。
“滴滴!”
“嘟!”
不知何時,因而下雨,廠外來來往往的車水馬龍也和這幅嘈雜的景色一起凝滯,焦急避雨的人們又給這曲樂章添上幾分煙火氣。
“小心,那邊有水坑。”
“開慢些,路邊都是人,別濺到人身上。”
如今的杭州可是書中的臨安城比不得的,一場秋雨非但不能將周遭暫停,更讓來往的行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