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夭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桃之夭夭夭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哪怕舉國之力呢,依舊得照辦。當然,朝廷此舉必然受到一部分文人抨擊,認為失了大國氣度。文人信奉的是文明教化,與周邊小國薄來厚往,當年太上皇便是如此,但皇帝一直覺得此條不通。

關鍵時,有人寫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有理有據、條理分明,縱古觀今,竟是讓人們相信是朝廷的大度仁慈膨脹了外藩野心,是朝廷的薄來厚往養出了外藩的精兵強將,認為朝廷對待外藩之政策,應該改革。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且不說文人大臣們如何應對,只是這篇文章以極快的速度傳播,甚至茶樓酒肆,說書的人都開始講這篇文章,從而談論起周邊諸國,談論朝廷的火器、朝廷的大勝……

舉國都沸騰了。

從沒有一個朝代能使百姓們公然談論政事,如今此事發展的如此迅猛,顯然是受到朝廷默許,甚至推波助瀾。皇帝以此舉使國民重新認識朝廷,認識他這位皇帝與太上皇的不同,當舉國上下被文章感染同聲一氣,皇帝便凝聚這股力量,順勢改革。對周邊各國的政策改革亦僅僅是個開始。

所有人都在打探文章為何人所做,文章寫的好是一面,更重要的是文章的深度不一般。但凡是在朝為官者,亦或者朝事敏感者,都能意識到這篇文章、亦或者是做文章的人的重要意義。

終於,某次早朝上,皇帝說出了此人的名字。

“林愛卿有個好女婿,莊黎此人有大才,可堪大用。”

莊黎?!

今科狀元郎,現今還在翰林院做七品編修呢。莊家祖上雖榮光過,但現今莊裴才四品官兒,無詔特許都沒資格上朝,原以為莊黎再有文采也得在翰林院熬個幾年,再外放幾年,等莊家起來還不知哪一年呢,誰知現今就被皇帝如此重視。本朝能讓皇帝說出“可堪大用”這四個字的人有幾個?又有幾個似莊黎這樣的年輕?

一些大臣看向林如海的眼神都泛紅了,果然別人家的女婿都是好的。

林如海心中自是得意,嘴上卻謙虛,更是明白,皇帝雖的確看重莊黎,近兩年卻不會在明面上用他。再有才能的人都得磨礪幾年才得用,但皇帝的這份青眼對莊黎很重要,莊黎並非池中物,早晚有天將一飛沖天。

外藩之事料理的妥當,便處理起南安王爺擁兵自重一事。

早先皇帝命幾艘大船在南安王爺“出事”地點打撈,結果只打撈到衣裳殘片與隨身配飾,身體卻是無蹤了。但此舉確實有效,南安太妃似乎信了,一下子徹底病倒,現今都沒能起身,王府更是上下一片縞素,服起了喪。

太妃此人確實精明,眼看著外頭風向不對,立刻就閉門治喪守孝,如此一來,再大的罪都不好立刻懲治。然而太妃低估了此事,也低估了皇帝懲治之心,皇上有心趁此機會肅清朝堂,推進各方面改革,那些老勳貴、尸位素餐者,都在肅清之列。皇帝可以榮養他們,但不允許他們佔著位置無所作為,反倒攪亂朝政。

這位皇帝確實有狠心,有魄力,必要的時候甚至不在乎帝王的名聲。

御史彈劾的摺子雪片一樣飛上御案,宗人府與三司一同會審,定出南安王爺罪行,亦包括南安王府一系列罪狀。這其中難免牽涉到臨安伯府、衛家、史家等好幾家子在軍中供職的權貴。這些人的罪名好幾樣都是相同的,比如結黨、虧空、倒賣器械謀私等,家中子弟仗著權勢犯下的舊案一一被翻出,當屬南安王府世子罪行累累,尤其是強擄良家女子為妾,身為一個世子竟犯了不止一回,逼死人命的事兒自然也有。

皇帝在朝堂上命宣讀了這些人的所有罪狀,又道:“南安王爺雖有謀反之意,念其祖上功績,兼之其已身死,便不追究此罪。南安太妃年事已高,應當榮養,王府宅邸暫不收回,在老太妃百年之後再收歸戶部存檔。南安世子霍彥,罪行難書,念其為王府唯一男丁,未免老太妃將來無人奉養,其死罪可免,收回世子冊封,杖五十。除老太妃、南安王妃及世子妃三人嫁妝外,南安王府一切產業銀錢盡皆抄沒入官。”

除了衛家因著衛老將軍之死,皇帝已做過處置。

其他,如臨安伯府奪爵,令其限期內歸還國庫欠銀,其子姜聰雖與霍彥混跡一處,但人命卻沒鬧出來過,被判入監三月,並杖二十。臨安伯哪裡捨得讓兒子吃苦,花了大把銀子免了姜聰的牢獄之災,杖刑卻躲不過去,偏那行刑者下手極狠,使得姜聰在床上躺了一個月才養好。姜聰如此,霍彥更是可想而知,老太妃、王妃、世子妃見了,險些沒哭暈過去,霍彥被抬回來時已是臉白如紙、渾身溼透、下半截兒都是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