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到京城姐妹分兩路
桃之夭夭夭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到京城姐妹分兩路,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桃之夭夭夭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帶了些東西來,權是個意思,還望外祖母太太姊妹們別嫌棄。”
說話間已有婆子將箱子抬進來,趁著諸人都在,當場便都各房分了。
黛玉送賈母的乃是一串佛前開光誦持過的沉香珠串,一尊白玉觀音,以及自己親手做的一條暗花金抹額。送給邢王兩位舅母的各一套珍珠頭面,兩匹上用刻絲,李紈因守寡之故,乃是一套珍珠頭面,兩匹素緞,王熙鳳則是紅寶石的頭面,兩匹鮮豔花色的上用妝緞。三春姊妹與王熙鳳家的大姐兒各是造型新巧別緻的首飾一套,兩盒兒揚州產的新鮮胭脂,又新書兩部。寶玉、賈環、賈蘭、賈琮東西類似,皆是文房四寶、新書等物,不過是寶玉多了一塊梅妻鶴子澄泥硯,賈蘭多了兩部新書。
各房得了東西自然十分開心,待黛玉更為親熱,便是一貫木頭人似的王夫人也面色和緩。今年刻絲少,上好的都緊著宮裡,尋常想得一兩匹都難,恰好今兒林丫頭送來,正好兒可以做工部侍郎夫人的壽禮。
“玉兒何必破費。”賈母越發疼愛憐惜。
黛玉笑道:“不過是些東西,哪裡記得上外祖母疼玉兒之心。”
忽聽惜春問道:“林姐姐,聽說還有位林姐姐,那位林姐姐怎麼沒來?年前你送給老太太的那副畫真好,你說是那位姐姐畫的,我還等著請教她呢。”
上首的賈母聽了這話也似想了起來,忙道:“玉兒,你們不是一起上京來,怎麼只你一個?”
黛玉忙回道:“青筠姐姐尚在孝期,不好貿然登門,以免晦氣衝撞了外祖母府上,姐姐還讓我向老太太太太們問安呢。我們家在京中也有房舍,早先就傳信讓收拾了,姐姐在家裡住,順便打理些家事。”
“這孩子,也太知禮。只是她才多大,一個人住可怎麼行?何況收拾房舍最是瑣碎,一個小姑娘家哪裡料理得來。”賈母說著對王熙鳳嗔怪道:“鳳丫頭也是沒心的,知道她一個小姑娘回家去,怎麼不說去幫一把。今兒你剛回來倒罷了,好好兒歇一歇,明天過去幫著打理打理,多帶幾個人去給她使喚。”
黛玉忙笑道:“外祖母一片慈心,玉兒和姐姐十分感激,只是倒不必了。我們帶的人不少,姐姐又管過家,外面又有陳叔料理,沒什麼難事。鳳姐姐一路辛苦,外祖母該叫鳳姐姐好生歇歇才是,若是累著了便是我的不是了。”
“如此倒罷了,若是她缺什麼你只管告訴我,到底是你父親認得義女,能著就幫一把。”賈母並未堅持,卻是細問起她家中光景,父親情況,黛玉一一答了。賈母扶了扶頭,嘆笑道:“真是不能不服老,才坐了多大會兒,竟是有些乏了。你們姊妹許久未見必定有許多話說,你們自去熱鬧。”
待姊妹們離去,賈母也將邢王二人遣走,獨留下王熙鳳。
王熙鳳心中略一忖度,大約猜到賈母之心。
果然,賈母開口便問林青筠:“你去了揚州一趟,和我說說,你林姑父究竟怎麼想的,好好兒的認個什麼義女。那姑娘到底如何?”
王熙鳳倒覺得林青筠性情處事都難得,嘴裡讚賞也還不掩飾:“老祖宗,真真是林姑父好眼光,認得那義女名叫林青筠,今年十二,比林妹妹大兩歲,性子很是穩重妥帖,難得待林妹妹十分真切用心,林妹妹自己都說有了這個姐姐照料,身子大好,往年舊疾都少了。”
“我瞧著玉兒氣色確實不錯,若真如你所說,倒是她有這份好處,也罷了,總歸一個小姑娘家,值得什麼。”賈母確實如此想,哪怕林如海真看重這義女,定奪一份嫁妝罷了。“你林姑父身子如何?”
王熙鳳道:“二爺說林姑父年初傷了頭,兼之公務繁忙時犯舊疾,恐無力照料林妹妹,這才同意送林妹妹上京。”
賈母擺手令她退下,緊接著便喚人來寫信,寫完便命快馬送往揚州。早年信中只彼此露意,並未將婚事言明,因著林如海突然將黛玉接回,使得賈母心中不定,決定趕在薛家進京前先與林如海將事敲定。至於自己這邊,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賈政自來孝順,王夫人便不樂意也得聽賈政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