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莊家進京雙喜臨門
桃之夭夭夭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莊家進京雙喜臨門,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桃之夭夭夭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扶起來!扶起來!”莊老太太雖是滿頭銀髮卻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瞧上去沉穩大度很是慈和。命陳嬤嬤將人扶起,又送上一對碧綠通透的玉鐲子做見面禮,口中說道:“這是我們從南邊帶來的,那邊玉多,不值得什麼,你只管收下。”
黛玉道了謝,又給莊家兩位太太見禮,兩人也分別給了見面禮。
莊家四位姑娘早站了起來,彼此敘了年庚,又斯見一回,這才落座。黛玉是客,坐在在四位姑娘之上,挨著莊老太太。老太太問她多大,讀了什麼書,平日裡做什麼等話,黛玉一一答了,神情自然落落大方,因莊家乃是百年傳承的詩書之家,黛玉便沒藏掖,學了什麼看了什麼書,喜歡什麼文章都照實說了。
“哎喲,你父親自己考了探花不算,難不成要將你也教成女探花。”老太太雖是如此打趣,卻是對她更喜歡了。
他們莊家不僅男子讀書,女孩子也讀書,娶的媳婦也都是詩書之家出生,平日裡無事一大家子娘們兒也起社作詩,偶爾做出的詩還能壓倒外頭的爺們兒,實為她們的一大樂事。彼此愛好相同,聊起來便投趣,黛玉逐漸放開了手腳,興致起了還要請她們去家裡賞梅作詩呢。
待到晚間回來,黛玉直接去了林青筠房中。
“青筠姐姐。”黛玉今日新認得幾個姐妹,又聊了詩書,心情極好,拉著青筠便把去莊家的所見所聞都講了。末了略有遺憾的說道:“我本想請她們來咱們家賞梅作詩,只是臘月裡忙,她們又是剛進京,臘月裡是沒功夫了。”
“總歸往後都在京城,等過完年,想做多少詩不行?”林青筠聽了她的話,算是對莊家有了進一步瞭解,便發現了一件事。“照你說,莊家只來了兩房,三房留在了滇南?”
“嗯,莊家畢竟在滇南呆了十幾年,當初辦的書院也頗有規模,總不好撒手不管。三房老爺無心做官,便決定暫且留在滇南打理書院,另外他們家還有祖上傳下來的鹿鳴書院呢,那是他們家的根基,如今主管的人上了年紀,往後也是要由三老爺接手的。三房的小姐跟著上京了,叫詩雅,排行第六,今年十歲,她最小。二房的兩位姑娘一個十五,一個十三,大房的詩香十二歲。”
林青筠聽得有點咋舌:“我記得他們家的家規是不許納妾,那些打著為求子嗣而廣納妾的人就該瞧瞧莊家,人家清清靜靜的一對夫妻,不照樣子孫滿堂。”剛說完便覺不好,一時順口卻忘了林如海的情況了,一瞧,黛玉果然神情哀傷。青筠連忙自罰的打自己兩下:“妹妹見諒,都是我胡說,凡事都有例外……”
“姐姐不必如此。”黛玉搖搖頭,神色已然好了很多:“母親在世時為子嗣所累,活的太苦,若當年那個弟弟活了下來,母親也不至於……”
青筠未免她過於傷心,便扯開了話題:“聽你說了莊家人口,我發現他們家男丁不旺,倒是姑娘們挺多。”
黛玉嘆道:“必是姐姐也發現了,他們家是先有女,後有男。我聽父親提過,莊家人雖不納妾,但子嗣歷來不少,只是女多男少。詩香他們這一輩,其實最早並不是每房只一個男丁,只是有的還沒生就掉了,有的生下來沒養住。詩雅的母親並不是原配,三房老爺的原配夫人在當年莊家下獄時剛好有了身子,驚嚇中小產,大人也沒能保住。那時大房有個哥兒,才一兩歲,一場高熱沒降下去,也沒了,根本沒序齒。”
話越說越沉了,加之黛玉出門一天也乏了,青筠便催她回去歇著。
臘月二十五,莊家來人報喜,莊家大老爺莊裴升任正四品左僉都御使,聖上又感念莊家老太爺為朝之功,特將二老爺莊成官復原職,任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莊家大老爺升遷倒是不打眼,關鍵是二老爺的官復原職,能令聖上記在心裡特意降旨,何等榮耀!何等聖寵!一時間京中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打聽莊家之事,不少人家都去送禮恭賀,更有提早下帖子請年酒的。莊家除卻往幾家親近世交報喜外,並未擺酒慶賀,各家送來的禮又準備了相差無幾的回禮,一點兒沒有與人親近的意思。如今在京城諸人看來,莊家早今非昔比,因此見他們如此不識趣,便也作罷。
送走各方來客,莊家兩兄弟坐在書房裡,莊黎侍立在側,在桌子上擺著一張禮單,正是今日前來賀喜的一家。三人聲色不同以往,正是因這份禮單,只因禮單出自敬郡王府。
今日敬郡王親自過來賀喜,還對著莊家兄弟喊“舅舅”,別說二老爺莊成,便是一貫沉穩喜怒不形於色的大老爺莊裴都變了臉色。
“明景,你說說。”莊裴問向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