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私人生活史ⅳ,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懼更甚。為了生存,移民們不得不維持他們的家庭體系和傳統方式,然而立法,比如1889年關於加入國籍的法律,則促進了他們的同化。這種移民對私人生活的實踐和概念產生了什麼樣的衝擊呢?
雅各賓時期的法國顯得相當自信。這一時期的學校是一種統一的手段,促進了公民身份與習慣的同化。學校教人們應該怎麼去解決他們的方言,糾正他們的口音,而且非常有效地使本國人和外國移民能適應這種強制同化的制度。法國對弗洛伊德理論的敵視以及不認為性是個性的主要方面可能也表明,法國對個性和親密的認識是完全不受外界影響的。很明顯,在19世紀,私人生活是與國家文化的繁榮分不開的。
在法國大革命中,公眾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分界線是非常不固定的。國家、國家意志經常滲透到私人生活的領域。然而,矛盾的是公眾空間的擴大和日常生活的政治化卻最終造成19世紀早期私人空間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度擴大的生活公眾化,尤其是在1789年到1794年之間,造成了浪漫的自我主義的倒退,並使家庭蛻變成一個明確的內部空間。而在這之前,私人生活不得不忍受西方史中常見的系統性的攻擊。
革命黨人將公眾與私人的差異更多地歸於心靈,他們並不普遍地認為應該把新國家分開。從孔多塞到蒂博多再到拿破崙,他們的口號都是一樣的:“我沒有黨派。”黨派政治,也就是私人團體或者個人政治,被認為是陰謀的同義詞,而利益則是背叛國家的代名詞。
在大革命中,私人意味著派別,私事就等同於產生陰謀的秘密。因此,革命黨人堅持全面的公開化。只有保持警惕並經常參與公共事務才能防止私人利益和各種派別出現。政治會議必須對公眾公開;立*議因為出席者眾多且再三被幹擾而合法化。任何沙龍、集團或者私人社交圈都會受到強烈的譴責。在公眾政治場合表達私人利益被認為是反革命的行為。“只有一個政黨,那是密謀者的政黨,”夏博聲稱,“其他的都是人民的政黨。”
這種強制性地堅持將私人事物排斥於公眾領域之外的觀念,很快就在超越公眾和私人間的界線問題上產生了矛盾的後果。比如社會專用名詞,比如貴族和共和主義者,又有了新的政治含義。如果一個共和主義者不是以飽滿的熱情來支援大革命,他就可能被冠以貴族的稱呼,因此太多的個性有了公眾化的政治含義。1790年10月,馬拉宣稱國家議會“幾乎全是由前貴族、教士、律師、國王的侍從、官員和法學家組成,他們都是一群沒有靈魂,沒有精神,沒有榮譽和沒有禮貌的人,從信仰上和身份上都是革命的敵人”。大多數立法委員“是狡猾的無賴和可恥的騙子”,他們“是一群墮落的人,狡猾而不可信任”。不僅佔據錯誤的政治地位,他們還缺少基本的素質。如果公眾人物不是以正確的方式來保衛大革命,他個人就會墮落下去。馬拉指向哪裡,其他人就走向哪裡。在1793年,“一個溫和的斐揚派貴族”被認為是一個半文盲,“雖然很明顯他有能力這樣做,但他沒有被證明是徹底的窮人和具有愛國心。他不再墮落下去,他擁有了國家的外衣,特別是那些沒有榮譽頭銜和共和主義頭飾的人”。衣著、語言、對窮人的舉止、在城市和陸地上的工作,這一切都成了愛國主義的範疇。那又是什麼把私人與公眾人物區分開的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法國大革命及國外的影響(3)
隨著私人與公眾精神特徵的合併,政治行為並不限於巴黎地方性議會和更為根本的報紙。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可能就是1794年2月5日羅伯斯庇爾名為《關於政治的道德準則》的演講。為了證明“在大革命中人民政府的主要動機是既高尚而又恐怖的”,這位公眾安全委員會的發言人把共和國的高尚與君主制的墮落做了比較。他說:“在我們國家,我們希望用道德代替利己主義,用誠實代替名譽,用準則代替習俗,用義務代替財產,用理性的王國代替專制的方式,用對墮落的蔑視代替對不幸的蔑視,用驕傲代替傲慢,用靈魂的崇高代替自大,用對榮譽的熱愛代替對金錢的渴望,用功勳代替陰謀,用天才代替智慧,用真實代替光彩奪目,用充滿魅力的快樂代替無聊的*,用人性的偉大來代替偏狹。”他接著說,“在法國大革命中,不道德就是失策,墮落就是反革命。”
雖然革命者認為私人利益不應該在公眾政治舞臺上出現,但他們確信私人特徵與公眾道德還是密切相關的。1793年11月,在里昂成立的共和國臨時警戒委員會正式提出:“每一個市民都必須經歷真正的共和,把自己投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