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0章詭計多端曹孟德,三國之超級召喚系統,姜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吾郭侃,雖長於草原,卻為漢人,今曹將軍兵馬盡在涼州,益州劉焉與長安世家勾結意圖突襲長安,還望將軍儘快回援長安!”
“郭侃不忍攻打故國,幾日之後便返回蒙古,必勸單于熄滅侵略大漢之心。但也盼大漢皇帝一統大漢之後也能止戈於草原,共修兩邦友好!”
這一行行血字寫在棺板上,顯得觸目驚心,曹操看著這些血字,便不自覺的輕聲讀了起來。
此時周圍盡皆是曹操手下的心腹將校,除了趙雲,夏侯蘭還在漢陽。馬超,龐德李元芳以及其他心腹將校都在馬騰的棺裹旁。不過人死為大,又有將校揮散士卒,因此曹操念讀血書,只有這幾個心腹聽到了。
周圍幾個將校頓時大驚失色,劉焉與關中世家聯合,將要突襲長安,那若是得逞了,我等不就沒有退路了嗎?但旋即眾將臉色又恢復了自然,因為這個訊息是蒙古人傳過來的,這血書是郭侃的署名。
“將軍,依我看這是蒙古人的陰謀詭計,想要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將軍退兵啊!”
“不錯,想不到蒙古人也會用計?不過這計謀也太拙劣了吧!”
一時間,眾將向曹操勸諫道,
李元芳也拱手道:“曹將軍,這血書的署名是郭侃,他是蒙古人的主帥,雖然名字好像是漢人,但傳說他數月便平了西域,定然是詭計多端之輩!這血書定然是他想出的計謀!”
一邊的馬超臉色一變,他原本以為這血書是真的,擔心曹操退兵,一聽李元芳所言恨聲道:“可恨的蒙古人,居然拿我父親的遺體做文章,郭侃我與你勢不兩立!將軍千萬不能退兵,中了那蒙古人的奸計!”
龐德也點了點頭道:“蒙古人向來殘暴,哪裡講什麼道義?如今他們怎麼會如此好心將主公的遺體歸還,這其中又有這血書,定然是蒙古人的計謀無疑了。”
眾將議論紛紛,勸諫曹操不要退兵。而曹操看了那血書之後,卻默不作聲,在營門口度步沉思起來。
首先這棺內的血書,其言辭懇切,一個在蒙古長大的漢人,卻心繫大漢,不忍攻打故國的人物形象油然而生。可曹操卻清楚作為一個合格的政客,想要寫出這樣的血書不是難事。
曹操忽略這血書,不去想郭侃是否真的心繫大漢,還是這血書是陰謀詭計。他在想劉焉出兵長安的可能性。
首先從益州可以從斜谷入關中,一日便可兵臨城下,這是可能的。在然後,曹操聯絡起世家的動作,以及西涼這邊行動的暴露,隨後自己攻取西涼的速度。
曹操猛的一驚這背後好像真的有一雙大手在推動著這一切,劉焉出兵長安,可能是真的。
曹操連忙壓下心中的這個想法,若真是如此,那長安只有一萬大軍,王猛等人雖是奇才,但城內有世家裡應外合的情況下,長安可謂危機重重。
而自己這邊,一旦長安有失,這裡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孤軍了,一旦軍心動盪,對有蒙古大軍虎視眈眈,如此可就陷入萬劫不復的下場。
曹操壓下心中的擔憂,正要召集眾將去營帳議事,商討著解決的辦法。卻忽聽的東面,一陣馬蹄聲響起,曹操快步上前觀看,馬蹄聲由遠即近,已經來到曹操身前。
“是你,你怎麼來了,莫不成長安出事了?”曹操卻是認出了來人乃是長安的錦衣衛,此時曹操距離那些將校還有些距離,便壓低了聲音問道。
錦衣衛翻身下馬,衝著曹操低聲道:“大人放心,長安一切平安,小人此次前來是傳達王猛大人的書信!”
錦衣衛說話間,從懷中摸出一個錦囊遞給曹操並說道:“王別駕說,信中有一個錦帛,一封書信,讓將軍您先看書信!”
曹操心下大奇,不明白王猛是賣什麼關子,但聽聞長安無事,他也鬆了口氣笑道:“這個王景略,還跟我來什麼錦囊妙計不成?”
曹操開啟錦囊,果然見其內有一封書信,一個摺疊的錦帛,曹操便依著錦衣衛所言,先開啟了書信,這一看卻是臉色大變。
這書信卻是劉辯的手書!
“孟德,朕擔心長安有失,姑而已經秘密趕往長安,長安一切完全,你便在西涼安心禦敵便好!”
曹操鬆了口氣,暗道:“不是長安沒事,而是陛下坐鎮長安,將這些事端都壓了下來,哼有陛下在長安,陛下行事謹慎,又有景略等人輔佐,那劉焉就算出兵,也是有來無回!”
得知劉辯來了長安,曹操心中的擔憂盡去,劉辯無比相信曹操,曹操不同於王猛等人,對於劉辯也是莫名的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