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惑亂紅樓,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順親王開口。
“好!手足情深!”
既是如此,那承乾,朕問你!他說的是不是實情,這些事是不是他做的?!”
眼眶充血,忠順親王垂首,咬牙看著自己的兄弟。
他的人就是他的人!
他是唯一可以為自己脫罪的人!
手掌握拳,指甲陷進手心,鮮血順著指縫滴在衣服上。
再則。
這個問題是與不是,他能回答?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平公主
“兒臣,不知。”
抬頭,眼眶泛紅,忠順親王看著自己的父親。
“請父皇責罰,兒臣作為一個兄長,因為疏忽,而導致沒有及時發現,是兒臣的失職。”
“咚”
重重一個響頭,忠順親王匍匐在地上,不再抬頭。
今日之辱,銘記於心!
皇帝的目光在地上跪著的兩人身上來回輾轉,臉上冷凝。
“皇七子承衽,生性暴戾、罔顧王法、又迫害忠良,實不配為人!
即日貶為庶民,幽禁養蜂夾道!”
言畢目光看向忠順親王,臉上嘲諷更濃。
“承乾,你可有異議?”
“兒臣,無異議。”
抬頭,忠順親王臉上的不安和恐懼收攏,全身氣質內斂,整個人顯得十分的平和。
他們的父皇現在連審訊都省略了,他還敢都有什麼異議?
獨善其身,是為了將來,所以他沒有異議!
皇帝凝視他這個兒子,半晌,轉身走上臺階,坐上了龍椅。
“後宮賢柔貴妃(忠順親王、和順親王生母)教子無方,貶為柔妃。念她於皇嗣有功,一應用度不減。
忠順親王承衽對手足疏於關鍵,罰三年俸祿,閉門思過一年,無宣不得進宮!”
“江南布政使司王倫、戶部尚書萬魏蒼、禁衛軍神機營丁漢帛。。。。。。上述一共十二名官員,擇日移交大理寺審訊,另由北靜王監督協理。”
“按察司副使董洪文經鹽部尚書林如海舉薦,升任鹽部左侍郎一職,通政賈璉,升任右侍郎一職。
鹽部所有官員沒有定額,全權由尚書林如海舉薦並提交戶部。”
塵埃落定,下朝,皇帝轉身回宮。只是漸行漸遠的背影比不得剛才頒發一系列朝政的意氣風發。
隨著年歲的增長,佝僂的背部,加上銀白的頭髮,整個人莫名給人一種蕭索的感覺。
散朝,賈璉賈赦王子騰站在原地,忠順親王和林如海面對面,一雙眼睛意味深長的看著林如海。
“林大人此番勞苦功高深,本王銘記於心。你深得父皇恩寵,本王祝林大人步步高昇。”
淡淡的語氣,從前跋扈的那個忠順親王似乎呼吸間煙消雲散。
林如海臉上淡淡,拱手打恭,指著站在旁邊的董洪文朝忠順親王開口。
“王爺若是怪本官,不如看看董大人,還有剛剛被抬走的林江。
本官從始至終都沒有主動招惹王爺,一來這是皇命。二來……
若是王爺當初不對下官那麼趕盡殺絕,也沒有今日的禍事。”
他唯一做過的,無非就是將江南眾人激怒而已。
剩下的事情,可都是早前這位主動且積極的往前湊的。
眾人散去,賈赦王子騰還有史家兩侯給林如海道喜,又簇擁著往醉仙樓,讓人去叫來賈政。
等酒過三巡,眾人這才知道事情的始末。
原來那日皇帝派董洪文去給林如海宣旨前,就已經給讓林如海遞信,讓其秘密進京,並調遣淮省駐軍沿途埋伏。
而後面等京都使臣董洪文到的時候,那個“林如海”其實是林府的二管家。
而之所以派遣的是董洪文,無非也是因為董洪文林如海到揚州後,才從地方進京的官員,跟林如海未曾蒙面。
而假“林如海”林江,自幼時開始就是林如海的小廝,幾十年的主僕,自然模仿得惟妙惟肖。
加上刻意用了官服官帽等迷惑眾人,他又儘量不在公共場所露出真容,那些人自然上當。
而之前林如海走之前,刻意挑起了江南各人的恐懼和怨氣,緊接著忠順親王又大張旗鼓的下密旨,並且因為自以為封鎖住了皇帝的眼耳,所以行事風格暴戾跋扈。
他們自以為天高皇帝遠,可惜江南官場在林如海幾年的經營下,到底不是銅牆鐵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