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部分,陰陽手眼,低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是有家室的人,我更不會做缺德的事,他們出事,是因為升棺發財這個風水位。”老婆婆說:“但與那隻青蛙無關。”
“我聽說這裡建成棺材形狀,就是鎮住下面的那個聚財蛙的,是嗎?”我問。
葉子暄說:“既然是聚財蛙,為何要用這房子來鎮住呢?供起來還來不及呢。就算是要將它鎮在這裡,應該蓋成廟宇,而不是棺材房子。”
“沒錯,它確實不是聚財蛙,但它確實是靈蛙!”老婆婆說,關於這個升棺發財位置,與人們聽到那個傳說無關,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隨後,老太婆講了這個位置的秘密。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那時這個城市還很小,沒有擴建到現在這個地方。
這個位置是南來北往歇腳的地方,因此這裡的人,比城裡還熱鬧。
1942年初夏,本該是小麥收割之時,天氣突然大旱,導致小麥絕收,再加上當時抗日,天災人禍,所以這個地方餓死了許多人。
因為餓死的人多,便就地掩埋。
隨後新中國成立,有一對外鄉夫婦帶著一個八歲的小女孩來到這裡。
他們並不知道這裡曾經餓死過很多人,再加上週圍都沒有人在這裡蓋房子,因此他們便在這裡蓋了一所土坯房。
也有人說這裡比較兇,夜晚常看到瘦骨嶙峋的人在這裡走來走去,但這對外鄉人已經把房子蓋好,也只能就此作罷。
外鄉夫婦住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除了房子的土牆總是被什麼東西啃過一般,那時他們以為是老鼠作怪,便買了一些老鼠藥,不過什麼也沒有藥到。
男主人把牆壁修補之後,繼續住了下去。
不久後的一天晚上,他們的床上的小女兒透過窗子中的月光突然看到在牆壁前,有幾個黑乎乎的人正在啃房子。
他們啃房子沒有聲音的,但卻可以看到他們啃掉的泥沙不斷往下掉,同時他們大口大口地吞掉牆壁上的泥土。
小女兒嚇的不敢吭聲,第二天告訴爹孃,但是爹孃不信,說她胡說。
一週之後的夜晚,小女兒又看到有人爬到房頂去啃,她嚇的叫醒爹孃,但是她爹孃依然不信。最後把爹孃惹急了,罰她去了外面站著,隨後就是撲通一聲,房頂掉了下去,小女兒的爹孃就這樣被砸死了——不過第二天早晨扒出來時,夫妻二人的死狀卻非常恐怖,那就是隻剩下一具骨架。
小女孩不知道為什麼砸死之後,就變成了骨架,但誰也沒有給她一個合理的解釋。
她很快被人收養,直到她成家。
那時是七十年代,城市也逐漸擴大了一些,她丈夫也準備在這裡蓋房子。
她記得清楚童年的事,死活不讓在這裡蓋,但她丈夫還在是這裡蓋了,哪怕她把當時的理由說出來也沒用。
蓋好之後,果然又出現了牆壁被啃的現象,她丈夫不禁半信半疑,甚至也有些害怕。
直到兩週之後,來了一個蠻子。
蠻子一般是南方人,不過這裡的蠻子並非是鄙視的稱呼,甚至是一種尊重的稱呼,因為語言不通所以才這樣叫的,就像是叫洋人一樣。
這蠻子長的雖然黑瘦又小,但看上去卻是非常的精明,他來到這房子前時,便站在那裡,不再走,隨身掏出魯班尺量了一下這房子。
於是這長成人婦的小女孩就問他怎麼回事,他便說了兩句話。
當時普通話還沒有流行,說什麼聽不懂,只好拿紙寫了下來。
這紙上寫道:這房子中有上千餓鬼,六道之中,餓鬼最是兇狠,不論動物,還是人最大的慾望就是吃,小孩生出來就知道吃奶,就是這個道理,你們住在餓鬼上面,他們會先把房子聽完後,再吃你們。
聽到這裡,女人終於明白父母是如何死的了,於是寫道:“那我該怎麼辦?”
“讓餓鬼安息。”蠻子答。
“怎麼安息?”女人問。
“他們餓死他鄉,孤身無依,所以應該先安置他們,然後再餵飽他們。”蠻子說。
“具體怎麼做?”
“做一口棺材,裡面全部放血,因為有血,可以吸引他們住進棺材中,這就等於為他們提供了住宿,然後把這口棺材埋在屋子下面就行。”蠻子說。
丈夫聽了他的話,從生產隊那裡弄來了一棺血,接著便開始準備下葬。
在下葬之時,蠻子又說:“這棺材可以吸引餓鬼,但不代表這餓鬼以後不會再從棺中跑出來,所以要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